
堰南记事(五)
卫艾云
马福的父亲,一年前走了。
弥留之际,老父亲紧紧握着他的手,父亲那双标志的大眼,那个时候已经比黄豆粒还小了。马福强忍着泪水,他攥着父亲的手,父亲也肯定知道他们要分别了,往事肯定一幕幕地在他脑海中闪现着。父子俩多年的默契,在这一刻全部都化在这紧握的手里。
这几年,马福一边在村里忙前忙后,一边和兄弟几人带父亲到省城合肥看病。时常他头一天答应带父亲去,第二天可能村里有个什么事他就抽不开身,庆幸的是他家老大和老小(弟弟)都能理解他的难处。总这么搞,马福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可有时候他也没办法,自古忠孝难两全啊!父亲前后住院几次,兄弟们也精心伺候着,但是毕竟岁数摆在这,身体是越发不如从前。为了方便照顾父亲,马福从老家把父母亲接回老家,老家的空气也好些,父亲也常念叨着要回堰南。
马福媳妇利索得很,一楼朝南的房子讲着讲着就收拾出来,床上的四件套也换成崭新的,干净的玻璃显得房间格外亮堂。那一天,马福夫妻两人起个大早,车停好,马福就迫不及待地上楼去接他的父母,夫人在后面一路小跑着。马福说把父母接回堰南,是他有生以来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老小家离堰南有十多公里,开车也快,以前老小他们一家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会回来吃顿饭,后来娃要参加各种补习班,回来吃饭的次数越来越少。老小经常出差,活就落在媳妇身上,但是媳妇在县城一家单位是个中层,也非常忙碌。老两口就从老家主动来分担老小家的担子。这样,老两口负责接送孙子和日常做饭,媳妇和老小就能安心上班挣钱了,小日子过得也很悠闲。可人生哪有那么多一帆风顺,总是会在你最不经意的时候给你一脚,老头子身体硬朗的很,突然就晕倒了。从此,就是堰南河医院两点奔波着。
老头子原本是水利单位的一名会计,工作一丝不苟,几十年来从未出现过一分钱的偏差,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没有人不夸赞的。退休后,这边刚把马福孩子照料好,又转身去了老小家。生活上自己是艰苦朴素,但是待人特别大方。老伴常常说他袜子破几个洞都舍不得扔,但是只要家里一来人,恨不得老鼠洞东西都要搬出来招待人。马福兄弟三人,老大一家留在部队,马福排行老二,部队专业安置,老小在县城的一家国企。三兄弟的成长、求学和成家立业,老夫妻是操碎了心,眼看日子是一天天好起来,谁知道就摔跤了。老爷子这一下子的晕倒,打破了原本的平静生活。
人生苦短啊!马福一边攥着父亲的手,一边在回忆过往的几十年一幕又一幕的事。生前端上一碗水,胜过死后万堆灰。马福说,老父亲他还没有好好伺候,怎么就要分别了。没有父母不心疼孩子的,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他才把父亲接回老家不久啊,老父亲怎么就……
转眼,父亲就离开一年了。父亲走了,他的生活用品原封不动地摆在房间里,母亲每天都会认真仔细地擦擦灰。那些获奖证书、奖章,老花镜……每一样都整整齐齐地放在玻璃柜子里。马福很忙,但是每天临睡前都要去看看,但是进屋喊父亲再也没人应答了,村里遇到的难题,也没有老父亲帮他分析了。
父亲说家乡是根,人总要落叶归根的。
作者简介:卫艾云,群众文化工作者,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