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饼赋》
李运阁
太谷之野,晋商之墟。有饼出金谷,名震三晋,酥香百年不散,甜润八荒可闻。形如满月,色若初阳,非蒸非炸,乃炉火慢焙之奇珍也!
昔慈禧西狩,仓皇过太谷,尝此饼而龙颜霁,赐名“糕点王”。晋商驼铃万里,囊中必藏数枚,半块泡水胀如拳,一口抵得三日粮。商道之艰,甜味为盾;塞外风寒,酥香作裘。
烽火年间,铁蹄踏破太行月,饼坊灯火彻夜明。妇孺推磨磨出血泡,老匠添柴柴映霜鬓。千箩麦粉揉进《义勇军》的调,万块饼坯烙着"还我河山"的印。前线传讯:"甜饼到阵前,儿郎愈战勇",原来这酥香能壮英雄胆,甜味可疗家国恨!
观其表,金麸点点,似星河坠凡;抚其质:绵里藏脆,如古琴余震。咬破千层,始知麦浪叠晋中沃土;回味半晌,忽觉蜜意沁明清旧梦。最妙是那“酥而不硬”之诀——火候如晋商打算盘,多一分则焦,少一分则生。
稚子掰饼,糖屑落衣如雪;老翁佐茶,芝麻粘须成星。游子行囊,总掖着油纸包;异乡夜雨,解一枚即见娘亲灯下揉面的剪影。
嗟乎!太谷饼之味,岂止甜乎?半块藏走西口的胆魄,满口是归化城的乡愁。若问晋商何以纵横天下?且看这——甜能韧,柔可久,恰似汾水揉就的——山西人骨子里的钢柔!"
2025.8.29

李运阁:政法系统退休。热爱生活,喜欢诵读,与文字结缘。曾受约省、市多家报社特约通讯员。诗歌在省内外及其他地区报纸刊物发表,曾荣获全国第一届墨韵杯文学创作奖。

云中月,朗诵爱好者,愿做文字的信使,把藏在字里行间的温度,送到每一个聆听者耳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