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半百研学游
魏海生
公元2025年农历乙巳年秋,8月10日,遵约会同建筑大师常正晓、企业家任勇红,从泰山北麓、泉城济南出发,首过黄河后,驾车来到齐河县,接上化工专家李延勇,开启了我们共同商定的西行之旅。

研学游团队成员
车辆沿京台高速转东吕高速向西由鲁入冀。河北是我们出鲁后路过的首个省份,其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北为燕山,地貌复杂多样,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过道燕赵大地,目睹道路两边庄稼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派温馨繁荣的景象。也许是休假后没有了工作的压力,心情异常愉悦,看着这美丽的山、水、田、村,我的心目中自然流露出一首旋律: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我们一行在河北省西南部到达了巍巍太行山。太行山北起北京西山,南达黄河北岸,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于晋冀之间。太行多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就有著名的“太行八陉”。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年之间烽火不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9师在刘、邓的领导之下,创建了太行区,太行山游击战迅速把我军的控制区域发展到了西起同薄、汾河,东至渤海,南靠黄河,北沿正太、沧石路的广大地区,形成了重要战略区,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之所以对太行山有着深深的眷恋,是因为我出生在太行山南麓,从小看着太行山美丽的风景长大,所以每当我看到太行山层次分明的山体,就感到格外的亲切,仿佛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太行山
当车辆由冀入晋到达左权县后,我们在左权服务区停下车,四人面向大山深深缅怀左权参谋长。左权同志曾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参谋长,他是1924年黄埔一期学员,参加过平定滇、桂军阀,参与指挥了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以及直罗镇、东征等著名战役。左权同志协助彭大将军发动了百团大战、指挥了黄涯洞保卫战。1942年5月,在山西麻田附近指挥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不幸牺牲,年仅37岁。
穿越太行山后,我们抵达了山西晋中平原。环晋皆山也。其西南诸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蒙山也。一路上尽情欣赏山西好风光,脚踏晋中平原,面向太岳山脉,左边太行山如龙腾飞,右边吕梁山如凤起舞,汾水自北向南滚滚地流淌,滋润着老西儿们的心田,幸福啊!我今儿来到杏花村畔喜闻酒香,感觉身体处于山间的缥缈之中,此时此刻才明白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感受。山西好友马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了其家中的化工企业,其与任总深入地交流了下一步的合作空间。午后我们又去了太原百年老字号“西堡泉”醋厂,参观学习了陈醋加工工艺,了解了当地的风俗民情文化。晚间,一壶汾酒野餐于太原西南吕梁大山之中。
次日,告别故友继续向西翻越了红军东征主战场吕梁山,二过九曲黄河由晋入陕,到达了陕北黄土高坡,路旁的地质地貌与中原地带有了明显的区别,阳光下干旱的空气让人一时难以适应,同行的两位友人也出现了耳部不适的轻度高原反应,我们一路经过了革命老区陕北榆林的米脂、绥德等县。陕北地区主要包括陕西省的榆林和延安地区,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根据地。她既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当年我党我军来到这片贫瘠的黄土高坡,为了革命和生存他们“一把镢头一支枪,战士们战天斗地,把‘烂泥滩’变成了‘好江南’,坐在车上我的脑海里又响起了熟悉的旋律: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陕北黄土高坡的湖泊
过了陕北,我们午后抵达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在沙漠与草原边缘的城川小镇上简单午餐休整。城川镇地处蒙陕宁三省交界,素有内蒙古自治区“南大门”之称,是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贸易物流中心。 这个小镇还是“古河套人”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汉唐文化的繁荣地。餐后继续前行,我们改走国道穿越毛乌素沙漠,近年来退耕还林、治沙工作的开展,牧场得到进一步修复,沙丘得到了控制,当地居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来到沙漠中我们停下车,看到道边沙土地上长出了茂盛的野花野草,闻着花香常总不由得伸手采下了紫色的小花,我们顿时开起了他的玩笑:送你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代,虽然已经是百花开,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三过黄河,11日傍晚来到了贺兰山脚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东面陡峻,临黄河河套盆地,西侧地势和缓,连接阿拉善腾格里沙漠。我们今天来的是山麓东侧冲积平原区,这里四季分明,属大陆性气候。看到“西北江南”的农业繁荣景象,改变了宁夏在我心目中的戈壁荒芜印象,贺兰山东面的这部分地区由于黄河的流经,为当地环境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农田成片,庄稼、草原、树木旺盛,湖泊成片,虽在高原地区但是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与内地无差别。到宁夏的次日,与当地的朋友刘总进行了交流,参观了大地集团的标准化车间,了解了朋友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任总、李总分别与企业签订了合作方案。欢迎宴会上品尝了当地美食烩羊肉。
短暂的休整之后转向南行,经银川边缘四过黄河,抵达了传说中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曾是一段通往文明的道路,当年张骞开拓出了这条绵延黄河以西的窄长通道,开始成了金戈铁马的征途,这条古道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国际通道,呈现了其跨越千年的雄壮、辉煌与苍凉。
我们一行继续向西经过中卫、武威,来到了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的永昌县,由于人乏天晚便就地安营到了金昌市下面的永昌县城。12日晚上欣赏了永昌夜景,感受了西北温差一日中由夏入冬的凉意,了解到当年霍去病曾在此击败匈奴让永昌回归大汉。这里是河西走廊东部,气候干旱少雨,我们几人都感到了鼻孔中发干。经过在县城的小逛,来到了一家当地特色餐馆,品尝了名食“肘子行面”。
次日沿着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继续西行,一路急行军760公里,抵达了甘肃最西端、四大绿洲之一的敦煌市,当晚我们下榻了一家民宿,这是家位于敦煌景区附近村庄里很有特色的小旅馆。我到居民的田地里参观了当地的农作物,见到了种植的苜蓿、玉米、蔬菜、大枣等,晚上九点与家人通视频时才发现,敦煌夕阳未落时山东已是夜浓满天星了。

到敦煌的第二天早上,我们计划参观敦煌莫高窟,谁知暑假期间游人如织,没有预订是买不到票的,到了门口几经周折就是进不去,常总老大哥感到千里奔波近在眼前,可望而不可即太遗憾,心里着急鼻血都喷出来了,最后还是任总通过嘉峪关的朋友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膜拜了莫高窟之后,又游览了鸣沙山月牙泉,一了众人的心愿,晚上心情大好,四人一起去品尝了百年老店“老马家驴肉黄面”,小酌一杯后心情豪放,任总禁不住吟诗一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常总回忆了与大家几天来的行程和一路风情地貌,又讲了敦煌的历史文化。
8月15日,由于嘉峪关任总朋友的盛情邀约,我们一行四人又向东折返到了嘉峪关市。嘉峪关市位于甘肃西北部、河西走廊中部,东临酒泉市,西接玉门市,南倚祁连山,北靠内蒙古,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命名,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工业特色。嘉峪关还是全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直接管辖街道和镇。常住人口约31.5万人,是国家重要的冶金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抵达嘉峪关后,大友集团的于总等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先是与任总谈工作和合作,任总与李总在于总的陪同下到厂区进行参观研讨,我和常总便借机去游览了嘉峪关等景点。先是在嘉峪关景区听导游的讲解,了解到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始建于明洪武五年,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是现存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听导游讲解后我们再到关内欣赏嘉峪关宏伟建筑,先从关外的外城向内城再到瓮城等设施进行参观,一直走到关内,模仿了古人通过嘉峪关入关进入内地的全过程。景点套票中还包含“第一墩”、悬壁长城等景点,由于时间较晚,我们只能再到第一墩参观。长城第一墩,又称讨赖河墩,是嘉峪关西长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也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是防外来之敌的重要关口部分。我们站在墩外,遥看讨赖河浑浊的河水滚滚东流,当年他在此与长城共同阻挡了外来游牧民族的掠夺,保护了老百姓的安全,没有他就没有酒泉绿洲,也没有嘉峪关。参观后我们回到市里与其他二位朋友汇合。
8月17日我们告别嘉峪关的朋友,沿227国道出陇入青,行走至祁连山峡谷之间,国道两旁的景色由戈壁荒滩渐入庄稼地,再逐渐进入山区草原。我们路过了古代享有亚洲第一大马场之称的山丹军马场。该马场海拔在2420到4933米,总面积329万亩,当年由霍去病设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马场。我们驱车来到扁都口河时。停下车到河边散步,河旁边野草郁郁葱葱还有许多野花野果,伸手抚水感到无比清凉,也许是水中含有牛羊马尿的成分,用舌尖舔了一下手中的水感到有点咸,山中空气湿润清新,一改前几日空气干燥鼻孔发干难受的情况。当我们驾车攀登到了青藏高原海拔3600米以上的牧区时,由于货车和旅行的人员较多,狭窄的道路拥堵约20公里,我便开车步行2公里多到前面牧区帐篷里买方便面充饥,帐篷非常简易几乎里外通透,一位藏族姑娘热情地接待了我,这是我第一次与藏族人面对面交流,我发现藏族人的长相与汉人还是有区别的,他们眼睛深邃鼻梁较高,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看许多。方便面泡好之后,由于海拔太高手机信号不好与旅友联系不上,只能路边等待车队缓慢移动到此,才把泡好的面送上了车。
在拥堵的国道上一直缓慢前行到了峨堡古镇,地图上本地是一处交通要道,南北打通青海甘肃两省,向西可到海北祁连机场和祁连县城,也是甘肃武威到云南孟连的通道之一,通常大货车司机都会在此补充给养。我们到峨堡镇后车需要充电,在拥堵繁华的小镇上找到一处充电站,发现充电的人很多需排长队,同时任总、常总可能是出现了高反身体不适,常总鼻孔出血,任总心情极度烦躁。不得已我们看导航,这里不远处可以上高速,剩余的电是可以把车开到服务区的,我们就调头向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走去。真是天不遂人愿!到服务区后服务人员说本服务区停电检修,老天呢!向前开电不足不敢跑,回去的话需要到下一出口转回电还是不够,与服务区人员交流充电无果后,只能从服务区地下通道穿到对面,采取非正常的方式回峨堡镇。再次来到峨堡镇时两位旅友高反也稳定了,排队等待充电过程中,我简单参观了一下古镇,峨堡古镇位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始建于公元1206至1279年,蒙古语“喀尔玛”意为红色古城,当地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现存遗址东西长230米,南北长280米,城高6米,它是古丝绸南路的重要节点,兼具军事要塞与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色。我们在镇上水果摊买了点水果补充营养,与排队充电的同行们交流当地的风景和民情。
翻越祁连山后,我们走到了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车窗外油菜地在花期后显得墨绿色,从路旁远望山边一片片绿地,整齐的像美丽的大草原。我们到县城后在附近小区充电站充电,等待期间我们四人坐在行李箱上打扑克,李总和我打掼蛋配合默契,让常总、任总既羡慕、又嫉妒还恨我们眼神交流,其实一路上充电期间都是打扑克消磨时间,既能娱乐又能消除等待充电的焦虑。
在行进至距西宁市100公里左右时天色已晚,我们便住宿到了海东市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古为羌地,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都说这里的拉面有4000年的历史,2002年喇家遗址出土了一个碗,里面有面条状的实物,这个发现,让世界对面条的认知往前推了两千年。

青海海拔3700米的草原
到达民和的次日早上,我们品尝了青海特色的,具有4000年历史的拉面,然后运筹回去之路。因任总一位老乡在兰州创业有成,想让我们过去学习,我们临时决定向东穿越西宁后一路到兰州去。
通过提前攻略,我们先沿京藏高速向东前行,然后改走109国道抵达了河口古镇。河口古镇位于兰州市西固区河口村,是黄河上游四大渡口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与唐蕃古道交汇的要冲,兼具军事要塞与商贸枢纽的历史地位。我们游览了河口古镇,在此看到了甘肃第一海关、黄河观光木栈道、明清时期的四合院等,我们静坐在黄河边遥望滚滚河水流淌,心情愉悦舒畅。息毕,我们在此五过黄河继续沿109国道向兰州城驶去。
到达兰州后,我们又到市里黄河风景区,参观了黄河母亲雕像。任总的老乡杨总早已在市里等候我们了,带领我们品尝了正宗的阿西娅兰州牛肉面。餐后到杨总的公司进行了学习,杨总当年走南闯北,最后选定了在兰州发展,生意目前已小具规模,在本省多市人脉关系广集,且都设有分部,从言谈中得知,杨总将要把下一代也转到兰州上学,我们也祝贺杨总在这里落地生花、前途似锦。
出来这么多天也该回去上班了,我们再对回去的路线进行了探讨,第一条是李总指出的从兰州到西安然后走郑州方向回到济南,但是GPS上显示多处堵车,没办法了我们只能走第二条路线。开车向北六过黄河走白银方向,先走连霍高速转入京藏高速,在平川区附近七过黄河,经过了在甘肃境内一段行驶后到达宁夏中卫地界,随后继续又向东改定武高速来到盐池县,再转入青银高速抵达陕西省靖边县。
到靖边后已是晚上11时了,我们一行四人住到了当地陕西波浪谷景区附近的栖山别院民宿。老板为我们准备了芸豆炖土豆烩菜和小米粥,当天除了8点的早餐外,到现在已过去15个小时了,也许是大家都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并夸是近几天最好吃的菜。到靖边第二天也就是8月18日早上,到景区门口为车辆充电时又出现了意外,汽车充电插头拔不出来了,这可把我们急坏了,我和李总借民宿老板的自行车前去协助,最后还是在客服的帮助下才得以解决。人虽在景区门口也没心情进去逛了,就开车回民宿,路上遇到了一户住窑洞的当地居民,我们十分好奇,就上居民家里参观,陕北老乡热情地把我们请进家里,给我们讲窑洞的历史,让我们参观窑洞加拍照,任总还与老乡深入交流了当地的文化特色,最后我们依依不舍地与陕北老乡告别。
到酒店收拾行李后我们就要踏上归途了,老天又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当我们驱车走出十里地时,酒店来电话说有人把衣服丢在酒店了,我们只能再回去拿衣服。上高速之前我们来到波浪谷附近的湖边游玩,陕北大山之中的湖还是很漂亮的,站在湖边看有一种山不转水转的感觉,湖中水鸟翱翔、碧波荡漾别有一番意境。当看到有陕北的婆姨在湖边卖水果时,我们就买了一些桃子和苹果,因语言沟通的问题李总还把账结错了,看风景闹笑话不亦乐乎。
继续开车向济南方向返程,在吴堡县附近跨过黄河抵达山西境内。到山西后路边的山体明显又有了变化,山逐渐变绿了、树木明显也多了。回去的路上隧道很多大车也很多,高速公路只能跑100迈,我们今天要赶的路是830多公里,因为路远且路况差,每100公里左右就轮换一个人开车,沿东吕高速一直到达了河北邢台地界才逐渐出了太行山。在河北临西县过省界抵达了山东临清市,这才有了一种回到家的感觉,我们因回家心切,这一路前行中午都忘了吃饭,李总为大家鼓劲,说晚上到了齐河县他请我们喝牛肉汤。
8月18日23点,我们一行四人到达了李总的老家齐河县。李总热情地为我们张罗晚饭,其实我们主要是困,已经饿过头了,李总为我们要了大份的牛肉,我们发现人家饭店的大饼很好吃,我和任总就多点了一份,之后的牛肉根本吃不了只能剩下了。送李总回家后我们三人九过黄河,也就是8月19日凌晨回到了济南。
本次出行历时9天,分别穿越抵达了太行、吕梁、贺兰、祁连等山脉,经过了平原、山地、黄土高坡、沙漠、戈壁、草原、高原等地貌,途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甘肃、青海八省自治区,最远抵达敦煌,最高海拔到达3600米以上,行驶路程约5000公里。这次旅行让我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放松了心情,调整了心态,让我们的身心重新恢复了活力,找到了生活的节奏;同时这次旅行也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它让我们超越了自我,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责编:槛外人 202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