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章 雪夜定策
御书房地龙烧得滚烫,李珩指尖划过北境舆图,朱笔在幽州二字上重重一圈。烛火将他侧脸镀得半明半暗,龙袍袖口金线云纹下,隐约可见绷带渗出血迹——三日前殿前救驾的旧伤未愈。
“狄部新王阿史那律,比其兄更狡诈。”他碾碎一枚炭块,“议和书里要求朕嫁嫡亲妹妹。”
珠帘后转出无忧。她已换回素白宫装,颈间缠着药纱,执起墨锭徐徐研磨。炭笔在宣纸上写:“不如将计就计。”笔锋陡转,勾出狄部王庭地形图,某处密室标记与李珩手中密报重合——正是关押被俘边军大将之地。
窗外忽起簌簌声,大雪压折枯枝。李珩猛然攥住她冻红的手:“朕宁可血战到底,也不舍你再入虎穴。”她抽出手指,在他掌心慢慢写:“哥哥,这是最快救出数万将士的路。”
更鼓敲过三响时,君臣皆以为计成。唯有无忧看见,李珩背身而立时,指尖掐破的舆图正滴在“白马寺”三字上。
---
第十二章 旧地魇踪
白马寺银杏树下冻土坚硬。无忧佯装祈福跪拜,银钗掘土时触到硬物——却非玉玺,而是半枚青铜虎符。身后忽然传来轻叹:“公主果然来了。”
秦遥披着雪白狐裘,从古柏后转出:“家父早知道先帝在此埋了调兵符。真正的玉玺……”他忽然噤声,惊望无忧身后。
承影剑锋抵住秦遥后心,李珩玄甲覆雪如杀神临世:“秦相余党皆已落网,贤侄不妨说说玉玺下落。”忽有弩箭破空射向无忧,秦遥竟扑身挡箭,呕血大笑:“玉玺在…在…”
血字未成,他袖中毒针已刺入自己咽喉。李珩掰开他僵指,掌心里掉出半片杏黄绢——正是无忧幼时包伤用的帕子角,绣着“无忧”二字。
---
第十三章 故帕牵丝
帕角血污斑驳,边缘焦卷,显是经烈火灼烧。无忧浑身剧颤,这帕子应是十年前东宫大火时遗失,怎会落入秦遥手中?
暗卫彻查秦府旧邸,在三进院枯井下搜出铁匣。匣中竟存着秦相与狄部往来密信,末尾盖着前太子私印——李珩一眼认出是伪印,因真印右下角有他儿时刻的剑痕。
“秦遥替父赴死,是为保全真正幕后之人。”李珩冷笑,“能仿制太子印者,唯宫内旧人。”
无忧忽然夺过密信对着烛火,绢丝经纬间透出极淡的苏合香——这是先帝贵妃独用的熏香。而那位贵妃,正是秦相嫡妹。
---
第十四章 深宫胭脂狱
长春宫地窖阴冷刺骨。已被贬为庶人的秦贵妃蜷在草席上,疯癫痴笑:“哥哥答应让我儿继位的…”忽见无忧颈间承影剑钥匙,竟扑上来抢夺:“玉玺本该是我儿的!”
混乱中无忧扯破她袖口,露出手臂朱砂痣——与记忆中喂她哑药的老嬷嬷痣位相同。李珩剑锋暴起,却被无忧按住。她以炭笔写问:“当年东宫毒点心的滋味如何?”
贵妃倏然僵住,惨笑:“怪只怪先帝真遗诏写着‘传位皇太女’…”话音未落,暗箭自梁上射穿她咽喉。李珩护住无忧抬头,只见一道灰影掠出宫墙——身法竟是皇家暗卫独门步态。
---
第十五章 双生谜镜
暗卫统领跪呈密卷:贵妃生前最后见过太后宫中的梳头嬷嬷。无忧夜探慈宁宫,却见太后跪在佛前焚化一件婴儿襁褓,灰烬里有双生麒麟锁碎片。
老嬷嬷临终泣诉:当年贵妃诞下双胞胎,先帝忌惮秦家势大,将次子送皇陵寄养,唯太后与陛下知真相。无忧如遭雷击——她常去皇陵探望的“小太监”,眉眼与秦遥一般无二!
急马驰往皇陵时,只见居所已焚毁。焦尸怀中紧攥无忧幼时所赠香囊,内藏血书:“玉玺在师卦石窟”。
---
第十六章 天机龙脉
师卦石窟乃《推背图》刻经处。二人持火把深入,见壁画绘着天子亲征卦象,狄人王旗折断处正是玉玺藏点。斧凿开壁,玄铁匣现身那刻,毒雾喷涌!
李珩推开无忧自己吸入毒雾,咳血苦笑:“朕终究…”话音未落,无忧竟俯身以口渡药——她早备好解药含在舌下。黑暗中唇齿相贴,他尝到她泪的咸涩。
铁匣开启时异变陡生!玉玺底下压着前太子手书:“朕若身死,传位皇妹无忧。”日期竟是十年前宫变前三日。
---
第十七章 同心劫
“哥哥早就想让我继位?”无忧执诏书的手发颤。李珩毒发昏迷前呓语:“父皇说…唯有你能镇住江山…”
狄军忽至石窟围剿。无忧背起李珩从密道遁走,箭雨中承影剑格突射银针灭烛。黑暗中他滚烫唇擦过她耳垂:“嫁我…不是兄妹是夫妻…”
她背着他爬过血泥地时,忽见崖边江枫遗落的笛子——笛孔塞着蜡丸,内藏秦相余党伏击地图。
---
第十八章 哭庙焚诏
太庙烛火高燃。无忧当众焚毁传位诏书,炭笔写:“国赖长君,吾唯愿为盾。”百官震动时,忽有老臣哭拜:“陛下可知先帝为何属意公主?因您身中寒毒…难逾而立之年!”
李珩猛地呛出血,袖中落下药包——原来他常年服毒伪造寒症,只为让无忧安心继位。无忧夺过药包砸碎火盆,火焰腾起青烟幻出谶语【扫边氛,奠邦邑】。
---
第十九章 黄河擂鼓
决战日黄河冰裂如雷。无忧红衣擂战鼓,江枫率死士从冰下突袭狄军后阵。李珩御驾冲阵时忽中冷箭,坠马那刻无忧跃下鼓台扑救——
箭镞穿透她肩胛,血染红冰面。李珩抱她嘶吼太医,她却挣出染指在冰上画卦象:坎下坤上,师卦终变“地水师”为“水地比”,主化干戈为玉帛。
狄军忽然后阵大乱!原来无忧早派商队携茶叶丝绸入狄部交换战俘,民心倒戈下阿史那律被部将反缚。
---
第二十章 长歌未央
凯旋宴上无忧缺席。宫人见她素衣散发坐于皇陵,碑前供着双生麒麟锁碎片。李珩寻来时,她以炭笔写:“皇兄,该立后了。”
他劈手夺笔折断:“朕的江山缺个共白头的人。”雪落满肩时,她忽然出声:“好。”十年哑症痊愈后的首字,惊落枝头寒雀。
远处城楼,江枫笛声渐远。驿马疾驰带来北境互市捷报,黄河冰层下春水暗涌。
(第十至二十章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投身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并于作家进修班进一步深造。其多篇军人题材诗词荣获第一届“战歌嘹亮-军魂永驻文学奖”一等奖;代表作《盲途疾行》获第十五届“墨海云帆杯文学奖”一等奖;《七律-咏寒门志士》在全国诗词文化大赛“汉墨风雅兰亭杯”中获榜眼奖。中篇小说《金兰走西》在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合举办的“春笋杯”文学评奖中获奖。
早期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代表作包括《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影畔》《磁场》《江山咏怀十首》《尘寰感怀十四韵》《浮生不词》《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来,先后出版《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及《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其长篇小说创作涵盖《山狐泪》《独魂记》《麦田里的沉默》《尘缘债海录》《闭聪录》《三界因果录》《般若红尘录》《佛心石》《松树沟的教书人》《向阳而生》《静水深流》《尘缘未央》《风水宝鉴》《逆行者》《黄土深处的回响》《经纬沧桑》《青蝉志异》《荒冢野史》《青峦血》《乡土之上》《素心笺》《逆流而上》《残霜刃》《山医》《翠峦烟雨录》《血秧》《地脉藏龙》《北辰星墟录》《九星龙脉诀》《三合缘》《无相剑诀》《青峰狐缘》《云台山寺传奇》《青娥听法录》《九渊重光录》《明光剑影录》《与自己的休战书》《看开的快乐》《青山锋芒》《无处安放的青春》《归园蜜语》《听雨居》《山中人》《山与海的对话》《乡村的饭香》《稻草》《轻描淡写》《香魂蝶魄录》《云岭茶香》《山岚深处的约定》《青山依旧锁情深》《青山遮不住》《云雾深处的誓言》《山茶谣》《青山几万重》《溪山烟雨录》《黄土魂》《锈钉记》《荒山泪》《残影碑》《沧海横流》《山鬼》《千秋山河鉴》《无锋之怒》《天命箴言录》《破相思》《碧落红尘》《无待神帝》《明月孤刀》《灵台照影录》《荒原之恋》《雾隐相思佩》《孤灯断剑录》《龙脉诡谭》《云梦相思骨》《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痣命天机》《千峰辞》《幽冥山缘录》《明月孤鸿》《龙渊剑影》《荒岭残灯录》《天衍道行》《灵渊觉行》《悟光神域》《天命裁缝铺》《剑匣里的心跳》《玉碎京华》《九转星穹诀》《心相山海》《星陨幽冥录》《九霄龙吟传》《天咒秘玄录》《璇玑血》《玉阙恩仇录》《一句顶半生》系列二十六部,以及《济公逍遥遊》系列三十部。长篇小说总创作量达三百余部,作品总数已超三千篇,目前大部分仍在整理与陆续发表中。
自八十年代后期,胡成智长期致力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的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来,撰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该文集属内部资料,未完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步于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