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夜窗(平水韵.押六麻)
唐增虎(山东)
三更疏雨叩檐牙,轩湿流光暗度纱。
烛影摇风人未寐,一庭清寂落灯花。
五律·咏秋(押一东)
唐增虎(山东)
金风梳沃野,玉露浥疏桐。
稻陇千层状,枫林满径红。
归鸿翔碧汉,晚菊傲寒丛。
莫道秋光老,霜天尽是雄。

七律·人生感悟(十一真)
唐增虎(山东)
曾是云端骄子身,辞家负志踏征尘。
驰驱万里经霜雨,造福千村历苦辛。
昔年寒色侵肌骨,此日春晖满芳辰。
莫言来路多艰阻,苦尽甘回始见真。

唐增虎(山东)
满江红·颂伟人(柳永体.第八部)
——写在毛主席生日之际
湘水韶山,灵钟处,巨星初耀。看年少,志存高远,气吞穹昊。橘子洲头寻正路,湘江评说留新晓。聚英贤,烽火起焚原,乾坤搅。
驱日寇,歼蒋剿。兴伟业,江山造。念鞠躬尽瘁,为民安好。两弹凌霄环宇震,一星悬汉威名傲。忆丰功,史册永留芳,千秋照 。

西江月•秋吟(柳永体.第七部)
唐增虎(山东)
烟浦帆摇残照,霜篱香透疏兰。
寒虫低唱伴秋残,风送芦花满甸。
浅酌新醅邀月,闲吟旧曲凭栏。
莫言风物减清欢,醉里山河愈暖。

散文:《齐都临淄》
唐增虎(山东)
一一一千年故都的烟火与传奇
踏上临淄的土地,仿佛每一步都踩着厚重的历史。这里是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都城,两千多年前的旌旗猎猎、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虽已湮没在时光里,却仍在城郭的肌理中留下深刻印记。
作为世界足球的发源地,临淄的“蹴鞠”早已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嵌入文明基因的符号。漫步于相关展馆,看那些出土的鞠具、记载着蹴鞠赛事的竹简,便能想见当年市井间、宫廷里,人们为这颗皮革缝制的球奔跑呐喊的热闹场景,那是古代中国最鲜活的体育脉搏。
城内外的遗迹,更是齐都历史的立体注脚。姜子牙的衣冠冢静立一方,这位奠定齐国基业的智者,虽已远去, 却以一座衣冠冢承载着后人对他的敬仰;管仲纪念馆里,陈列的典籍与器物,诉说着“管鲍之交”的佳话,也见证着他“相桓公,霸诸侯”的雄才大略。而淄水之畔的太公湖,水波潋滟间倒映着蓝天白云,岸边的垂柳与远处的亭台相映,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太公钓鱼”的传说萦绕,让湖光山色多了几分人文韵味。
若说太公湖是温柔的点缀,那牛山与马莲台便是齐都的筋骨。牛山自古便是登临远眺的胜地,“牛山濯濯”的典故流传至今,春日里漫山的绿意、秋日里层叠的红叶,都让这座山成为临淄人寄托情思的地方;马莲台则藏着几分清幽,台上台下的马莲花开时,紫色的花穗随风摇曳,仿佛在低声讲述着当年齐王在此宴饮、议事的过往。
临淄的传奇,不只在古迹里,更在寻常的风土人情中。街头巷尾或许还能听到关于齐王、贤相的民间故事,老字号店铺里的传统手艺,仍在延续着齐地的匠心。而齐鲁石化的矗立,又为这座古城注入了现代活力——巨大的厂房与千年遗迹隔城相望,昔日的“东方大国”,如今正以工业与历史交融的姿态,书写着新的发展篇章。
从五霸雄风到足球之源,从贤相传奇到现代工业,临淄从未停下脚步。它让历史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触摸、能感受的生活,是一座永远值得细细品读的故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