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专刊】张富贵:泾川路远魂穿越,故冢松寒梦可游?*谨以此五首词谨献给长眠在泾川故土的父母大人,寄托中元之思
【题引】乙巳秋节,古七月半,中元雨落,寒意侵骨,对故园双亲的思念如泾河之水奔涌不息。五首词以传统意象为骨,以现代祭扫为翼:“冷屏光”与“烛影残”时空交错,今昔辉映。秋雨、泾水、北塬等地域符号贯穿始终,黄土高原的苍茫与数码时代的虚幻在词境中交融,恰如绵绵秋雨织就天地灵幡。
翁以写诗填词在古都西安三光遥寄幽思,愿烛光穿透阴阳之界,托细雨诉说无尽长念……
(平起,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9.6
长安月冷照佛塔,渭水声悲诉晚秋。
荧幕烛光摇泪眼,素巾寄信子怀幽。
泾川路远魂穿越,故冢松寒梦可游?
风卷纸灰如梦乱,双尊泉下可曾收?
(注)
①首联: 以长安古都(佛塔象征)的清冷秋月与声悲渭水起兴,奠定哀思基调。
②颔联: 点明“网络祭奠”场景,“荧幕烛光”为现代意象。
③颈联: 直抒胸臆,空间阻隔(泾川路远)与生死相隔的无奈,期盼梦中相见(梦可游)。
④尾联: 描绘风卷纸灰的景象,“如梦乱”暗含哀思纷乱、飘零无依之感。
⑤末句祈愿双亲能收到这份跨越时空的祭奠。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9.6
荧屏独对意沉沉,秋气透衣襟。千里泾川故冢,长安游子孤心。
梵钟佛塔,渭河冷露,怎寄哀音?遥想当年笑语,今宵哽在喉喑。
作者:张富贵
2025.9.6
长安镇阙弥烟雨,更望断、泾川路。
蜡烛摇光屏上伫。
纸香焚烬,泪痕结露,旧作秋声诉。
故园松柏寒如许,风卷残灰绕丘树。
欲寄幽怀凭雁宁?
丝沙沉雾,见关山霭,空有寒萤舞。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9.6
雨潺潺,泪潺潺,
衾枕寒侵觅陇川。秋窗烛影残。
塬田寒,冢田寒,
冥纸风中阴路宽。思亲魂梦牵。
(注)上片以秋雨寒衾起兴,下片直指泾河北塬双亲安葬之地。“冥纸风中”暗合中元祭俗,“魂梦牵”三字道尽刻骨之思。寒字双叠,如朔风穿堂。
(词林正韵)
作者:张富贵
2025.9.6
满城秋雨洗碑凉,
烬灰扬,透云裳。
今夕焚香,酹酒向高堂。
泾水无言川畔淌,
塬上草,又青黄。
阴阳两隔怎能忘?
冷屏光,照空廊。
网祭幽情,键落泪千行。
纵使泉台无驿路,
凭数码,寄离殇!
(注)上片实写自然景象与祭扫场景,“泾水无言”暗喻天人永隔之痛。下片聚焦网络祭祀新俗,“冷屏幽烛”对应传统烛火,“键落泪千行”以现代器物承载亘古哀思。结句“数码寄离殇”奇崛而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