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永善县吟
蒙世清(云南昭通)
乌蒙叠嶂刺苍穹,劈峡金沙醒卧熊。
溪洛渡头云裁幔,向家坝外月镂虹。
千顷麦浪翻青玉,万岭松涛撼碧空。
最是边城秋雨霁,炊烟篆字写天工。
这首《七律·永善县吟》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云南永善县的壮丽山水与人文气象,展现了作者蒙世清对边城风物的深刻感悟。以下从意象、技法、情感三个层面进行简析:
一、意象经营:刚柔相济的立体画卷
首联"乌蒙叠嶂刺苍穹"以"刺"字赋予群山动态张力,与"醒卧熊"的拟人化描写形成刚柔对照,暗喻自然伟力唤醒沉睡的生命力。颔联选取"溪洛渡""向家坝"两大水利工程,却以"云裁幔""月镂虹"的浪漫想象消解工业意象的坚硬,展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颈联"麦浪翻青玉""松涛撼碧空"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的"青"与触觉的"玉"交融,听觉的"涛"与空间的"撼"共振,构建出多维度审美体验。
二、技法特色:虚实相生的艺术表达
时空处理上,前六句以白天到夜晚的时间线展开空间叙事,尾联突然切入"秋雨霁"的特定时刻,形成叙事节奏的跌宕。动词运用尤见功力"刺""劈""裁""镂""翻""撼"等字既强化了物象特征,又暗含人文精神——"篆字写天工"以书法意象喻炊烟,将日常炊食升华为自然天工与人文智慧的合鸣。
三、情感内核:边城书写的双重超越
突破传统边城诗作的苦寒印象,诗人以"青玉""碧空""虹"等明丽意象重构边疆景观。尾联"秋雨霁"的澄明之境,既是实景描摹,又隐喻新时代边疆的焕新面貌。炊烟"篆字"的意象尤为精妙,既保留边地炊烟的传统诗意,又赋予其文化符号的现代意味,完成从自然崇拜到文化自信的精神升华。
可商榷处:
"镂虹"虽具想象力,但与"裁幔"的对仗在质感上稍欠均衡。整体而言,此诗将地理特征、时代印记与古典诗艺熔铸一炉,堪称当代边塞诗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