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户外偶书 通韵
文/曾小蓉
山青水秀晚风凉,路道且闻花草香。
犬吠月明桥下客,拈词摘句赋诗狂。
网络点评
这首七绝以通韵写成,描绘了山野夜游的闲适场景与诗兴勃发的创作状态。全诗通过"山青水秀""晚风凉""花草香"等意象构建出清新自然的画面,尾联"犬吠月明"的动景与"拈词摘句"的雅趣形成鲜明对比,展现诗人与自然共鸣的创作激情。
艺术特色
意象组合:
前两句以视觉(山青水秀)、触觉(晚风凉)、嗅觉(花草香)多感官描写,营造立体化的郊野意境。后两句通过"犬吠"的听觉与"月明"的视觉转换,将动态生活场景与静态诗意创作巧妙结合。
语言风格:
"拈词摘句"化用古典诗词创作术语,既体现即兴赋诗的文人传统,又暗含对前人诗作的借鉴。末句"赋诗狂"三字以夸张手法突显创作时的忘我状态,与贯休《山居》"休话喧哗"的隐逸形成反差。
格律处理:
采用通韵突破平水韵限制,符合中晚唐以来"邻韵通押"的创作趋势。第三句"客"字与第四句"狂"字形成跨句押韵,增强音律流动感。
创作背景关联
诗中"桥下客"的意象与高鼎《偶书》"高楼人去"的孤独感形成互文,但本诗更强调主动融入自然的创作愉悦。这种"狂"态与五代《花间集》的婉约风格迥异,更接近敦煌曲子词中"战士思乡"的直抒胸臆。
文化钩沉:
七绝体式的当代演绎
此诗严守平仄规范(如“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起句),承袭王维“诗中有画”的意境,又注入“狂”的个性表达,堪称古典形式与现代抒情的巧妙融合。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平台发表曾小蓉所有诗词
均为她的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