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餐后,我在朋友圈邂逅了新化摄影艺术家罗中山献给“2025紫鹊界梯田对话世界与第三届农耕文化交流互鉴暨第九届农业文化遗产会议”的主题视频。受其影响,我梦幻般地进入了“中山先生”的光影中。仿佛看到梯田“叶里藏珠”的稻菽,且伴有鸟鸣啁啾、山风耸动、鹌送秋波。让我的思绪——徘徊吟哦,想入非非…… 理性告诉我,紫鹊界是秦人与自然合成的“世界遗产”宣示,是价值观、人生观和自然观集“梯田”一身的符号体系,展现着古人在农耕历史建构中的文明进化。从创设起始,它就由过去到现在向着未来绵延,并“灌”通着时空障碍,形成了一个开放与封闭、无限和有限性彼此交织的人文景观。
紫鹊界是天生的激光,携带自己的“星月”来到雪峰山鹿,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般赋能梯田崭新的生命秩序。它一坵连着一坵的雕刻,一栋连着一栋的木屋,一盏又一盏闪烁的电灯,映射着农耕人和思考者的剪影。深深吸引着世界莘莘学人从这永恒“浮雕”中寻找自己,求索古代先贤对世界变化的理解;并从幽深历史中,探究现实的形态与实现改变的多种可能性。
因为——紫鹊界曾是陶渊明归隐桃花源“种菊赏月、闲看南山”路过的地方;是谢灵运“诗兴勃发、灵感迭出、抚琴长歌、独啸山林”的八卦冲;是唐代李白“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的云中圣地;也是张继“连山日暖、乡怀故人、涛声斜月、山亭浮云”之所。还是王贞白“夏谷雪犹在,阴岩昼不分;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的解疑释惑之地。
它不仅是有形的物质偶像,而是无形的历史语言;且以农耕文明的精神组合表征整体的史诗创造。它最具深沉的仙灵之美,不仅拥有超凡脱俗的“云姿”,还有让人一见钟情对“稻高千尺”的仰视。它赋予人“稻”塑未来的至美渴望,使人从“云雕”中拓展梦幻视野,为人们提供一个体验魅力世界的参照系。
中山视频警醒人们,紫鹊界智慧饱满,智慧造就梯田,云海是其背影,流水为它源泉。人们千里迢迢前来观瞻,皆为智慧而来。先贤耕耘紫鹊界的身影,垂挂云海的八万亩梯田,不仅是人间奇迹,更是一种文明的辉光。
它已然从历史进程中获得神性;也从来不是凝固的时光,而是新旧交织的岁月长卷;是蜿蜒在雪峰山脉的谷穗烟火,是铺展在新征程上的人间清欢,也是在南来北往更迭间永远焕发的温暖包容与蓬勃生机。(杨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