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女人是歌》作者:董艳菊
长篇写作者应有的文学能力
——读《女人是歌》
文︱王长元
刚刚读完董艳菊长篇小说《女人是歌》,非常欣喜,非常兴奋!可以说,这是一部我省女性作家、女性企业家文学创作的新收获;这是一部集文学性,故事性,可读性,审美性共存的长篇小说。
我一直觉得,写长篇小说,有点像跑马拉松,绝对有一个能力问题:比如说跑拉松,你的身体素质怎样?你的跑姿怎样?你的步幅怎样?你的耐力怎样?你的心肺功能怎样?到了撞墙期的时候,你的意志力怎样?途中跑,你的配速怎样?……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都决定你是否能够完成这一次马拉松长跑,决定着这一次马拉松你是否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同样,长篇小说创作,检验的正是一个写作者,综合文学能力的强弱。
看了长篇小说《女人是歌》,越发对作者这种综合的文学能力(生活积累、思想力量、文字功力、文学的表达)产生了敬意。
1、丰厚的生活积累
通过文本《女人是歌》的阅读,不难看出,作者的生活积淀,生活底蕴,十分丰厚,她或许从小就生活在乡间,或许从小就在生活的泥土中摸爬滚打……似乎,从小就有着和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她不但熟知东北地域的各种民俗,风情,而且对土地,农家,村屯,乡镇的人情事故,家长里短,七大姑八大姨的交往,了如指掌;她不但了解以往的农民、农村、农业生活,而且更了解当下的农民,农村,农业生活,尤其对乡镇企业的生活,熟悉的更为深透,从乡镇企业的草创,到经营发展,从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到问题剥丝抽茧的解决……这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恰恰成了写作者的文学资源,恰恰为作家的长篇创作,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2、对事物深邃的洞见能力
我不了解作者,不熟悉作者,可是透过文本,我感到作者,是一个乐于思考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每每遇到一件事情,她都要从表层,思考到肌理,从外在,思考到内在……正因为作家有了这样一种能力,使得他作品中的情节,人物,故事的内涵,就有了重量,有了张力,有了气象。书中至少有三个主干线的故事:其一,林凤鸣带领郭家人致富的故事;其二,林凤鸣兴办乡镇企业的故事;其三,林凤鸣带领全体村民集体致富的故事!每个大故事中,又蕴含无数个小故事……尽管故事纷繁复杂,缤纷多姿,但是有了作家思想的映照,命运的追索,灵魂的叩问,人性的把握,你再看那些林林总总故事,无疑,都有了人性、人心的考量,都有了历史、文化的含量,都有了社会、时代的印记!
3、讲故事的独特魅力
我没有读过作者的其他长篇,仅从这部长篇,就不难看出,作家扎实的写作功底,讲故事的独特魅力。
作品中涉略的故事,没有那种《基督山伯爵》中,血性复仇的故事;也没有《白鹿原》中,两个家族中,爱恨情仇的故事……
《女人是歌》的故事背景,和时代贴的很近,和改革贴的很近,和现实贴的很近,和乡村人的命运贴的很近……这种故事,说心里话,是很难写的……写不好,会有一种,“高大上”之嫌,但作者的艺术能力就在于此,她有一种独到的,睿智的,来自泥土的,深入人心的讲故事技巧:把平淡的故事,讲出了韵味;把一般的故事,讲出了深刻;把复杂的故事,讲出了智慧;把家常里短的故事,讲出了人间烟火;把情感故事,讲出了荡气回肠;把改革的故事,讲出了时代的重量!
正因为作家有了以上的文学能力,才使得《女人是歌》这部长篇,一出版,便获得专家及读者的好评。
其实,该长篇小说,写作的优长还有很多,比如,细腻的心理描写;地域性的叙事风貌;精彩的细节描写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只希望作者,依旧秉承自己的文学理念,一步一个脚窝,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做好自己的企业,搞好的创作,做到“两个事业”双丰收。我相信长篇小说《女人是歌》的后面,作者一定还会写出更加优秀、更加精彩,更加有重量的长篇力作!
2025年8月30日写于长春
【作者简介:王长元,吉林省文联副主席、长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