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关中酒厂走访记
杨超
2025 年 9 月 11 日,秋雨如丝,斜斜织着咸阳的清晨。咸阳市品牌建设促进会与咸阳市乡贤协会联合组织的会员企业走访活动如期启程,我有幸参与其中,一同奔赴杨凌,探访那座藏着千年凤香的古关中酒厂。

车窗外雨雾朦胧,车内却暖意融融。由协会领导张兴发、高春毅带队,10 名会员怀着对陕西酒文化的好奇,驱车穿过雨幕。此行意在聚焦企业品牌建设与文化传承,为千年酒脉续力,为白酒产业升级探路,更盼为古关中酒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抵达杨凌,古关中酒有限公司的厂房在雨雾中透着沉稳。厂区工作人员早已候在门口,雨具递得及时,问候暖得贴心,让我们瞬间体会到古关中酒厂的企业文化与温馨。

听讲解人员娓娓道来,才知这酒厂的根扎得极深:始于周秦发祥地宝鸡凤翔,前身为 1975 年的凤翔城南酒厂;1999 年,闫天成以改制魄力创立 “古关中” 品牌,让老酒厂焕新生;2012 年转为股份制企业,2014 年携手全球秦商总会推出 “秦商酒”,2021 年落子杨凌建品牌运营基地。如今,凤翔拖卜务、西槐及杨凌三大生产基地遥相呼应,600 余口窖池里藏着岁月的秘密,208 个珍稀文物级酒海静静呼吸,年产 5000 吨优质凤香型白酒的实力,让这方水土的酒香愈发醇厚。

接待我们的陕西关中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巨蕴龙,是位自带亲和力的中年汉子,中等个头,眉眼间带着关中汉子特有的诚恳,言语里透着实在厚道。作为咸阳市品牌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乡贤协会常务理事,他熟稔地领着我们穿行在厂区,从品牌文化展厅到党建活动室,从原材料仓库到成品车间,每一步都浸着故事。

在陈酿车间,酒香陡然浓烈起来,仿佛整个人都要被这温润的香气浸透了。看酒海储酒,那些古老容器,正静静孕育着独有的醇厚。工作人员递来小杯原浆酒,里头盛着新酿的酒液。指尖刚触到杯壁的微凉,便忍不住浅啜一口 —— 先是舌尖漫过一丝清冽的甘,像山涧清泉淌过齿间;转瞬,一股温润的醇便顺着喉咙漫上来,带着粮食发酵的绵厚;末了,那余韵在喉头轻轻一落,竟牵出半分悠长的回甜。这层层递进的滋味,正是 “百年传承,纯粮酿造” 的古法精髓,在舌尖上漾开的生动注脚。

展厅里,一排排酒坛码得齐整,它们不只是管理有序的象征,更是代代酿酒人手艺的接力棒。尤其那非遗 “百年酒海”,木缝里藏着岁月的包浆,轻轻一拍,仿佛能听见周秦时期的酿酒声。“喝了古关中,全身都轻松”,员工的话里带着自豪;而走访组里有人接的 “关中人,就喝关中酒”,更藏着对本土品牌的深情。

座谈会上,巨蕴龙的讲述平实却有力量。从创业初期的艰难,到如今三大基地的规模;从对每道工序的严苛,到未来拓展市场的规划,字字句句都透着 “坚守” 二字。参会人员的赞叹发自内心,不只是为精湛工艺与精细管理,更为那份在快时代里慢下来的匠心。

围绕 “拓宽市场、打造品牌”,大家各抒己见。张兴发、高春毅的话语恳切:希望企业守住 “酒海储酒” 的特色,在传承中创新,让凤香白酒香飘更远;协会要依托乡贤资源拓渠道,借促进会之力塑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古关中酒、喝上古关中酒、爱上古关中酒。

乡贤协会监事长孟颖华、秘书长周俊辉、工会主席阮心等人的发言,也满是期许。有人痴迷于厂区里浓厚的文化氛围,有人敬佩巨蕴龙的干事创业精神,言语间都是对这杯酒、这群人的认可。

离厂时,雨恰好停了。回望古关中酒厂,在雨后的天空下格外清晰,忽然懂了那些酒海里藏的不只是酒:是一代代酿酒人把日子酿成诗的智慧 —— 他们把汗水、时光、匠心都封进酒海,才酿出这穿越千年的醇厚;古关中酒—— 是关中大地的馈赠,是时光沉淀的芬芳。
(杨超 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乾县县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乾县融媒体中心(原主任)四级调研员,先后获“陕西新闻奖”等省市以上作品奖百余次;咸阳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十佳新闻工作者”“十佳文明宣传工作者”;陕西日报社连续七年表彰的“十佳通讯员”;陕西省委宣传部表彰的“全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