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节日
文/烛愿
这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的节日!
九月十号清晨五点十分,世界仍沉浸在夜的温柔之中,我便在白居易“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的诗句中悠悠醒来。教师节的祝福如一缕清风,轻轻拂过心头,带着暖意与甘甜。
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来自宝鸡教师作家平台。六点零七分,手机屏幕亮起,平台发布了我为教师节撰写的《师者如光,虽微致远》。那时我正漫步于渭河河堤,晨风微凉,却因这篇文章的发表而倍感清新,脚步也愈发坚定而轻盈。
再就是祝福问候祝福红包和祝福花花了,每一份都承载着纯美真挚的情谊。更让我满心欢喜的,是下班之后那一场教师节的雅聚。
我们相聚于艳阳天九九九国风厅。“九九”即“久久”,筹划此次聚会的老师,真是用心了。为一谢!
灯光柔和而温暖,浅酌两盏,我便有了几份醉意。这醉意,并非因酒的醇厚,而是源于能与敬重的先生们共度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
因情醉似醺,言语之间或有失其度,归家静思,才发现千言万语,终可融为“感恩”二字。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又道:“伊人似秋水,触及才觉柔。”在这个情意与才情交汇的夜晚,感动如潮,难以尽述。
“宝鸡一哥”张老师的口琴,独奏清澈如泉,伴奏温润似珠,和声缭绕,让人心神舒展,总将我们的心紧紧聚拢。
每次伴奏小合唱,无论会与不会,我都踊跃加入。即便偶尔忘了歌词,也混入其中欢喜唱和。曾有一微友看破细节,留言道:“左边第一位小姐姐,不会唱但表情很好。”
自此,每遇忘词,我便理直气壮充当“表情担当”,心安理得“混”在其间,倒也自成一番趣味。这一次,也不例外。
温暖哥的一首《陪你一起看草原》,引得我兴之所至,忍不住拉起邻座薛妹妹即兴起舞。我们无拘无束,随心而动,仿佛脚下真的是绿野无垠、风吹草浪。
刘老师演唱的陕北民歌《走一道道坡上一道道梁》,虽为旅途偶得,却声如洪钟、气势磅礴,令人胸襟顿开,恍若置身于黄土高坡,千沟万壑尽在眼前。
宝鸡三位响亮的诗作家白麟老师、武岐省老师、王铁昌老师依次登台,或吟诗,或诵词,或低唱。诗句清雅如月,声线深情似酒,一字一句,皆是文章。
武老师朗诵的原创诗《你 是 园 丁》,至今仍在我心头回响,意思是说:三尺讲台,是您一生的守望。您以爱与智慧浇灌每一株幼苗,用微笑和耐心守护成长。愿您如花绽放,桃李芳菲,便是您最美的远方。
又想起范仲淹贬至睦州时谒严子陵祠,挥笔写就:“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何止是对先贤的礼赞?更似对天下教师的致敬。
为师者,自当如此——以风骨立身,如青松挺拔于天地;以德馨传道,似花香远播;以智慧解惑,如灯塔照亮前行之路。不负三尺讲台,不负一颗初心~~~
郭晓娟
笔名烛愿
国家图书馆阅读指导师
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
宝鸡市国学研究会监事
宝鸡市现代文学学会会员
宝鸡市炎黄文化促进会会员
植物园社区红色驿站负责人
植物园社区小桔灯志愿服务队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