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教育文化博物馆诗词二十首(之五)
一, 王黄州的赤壁情怀
一一排律.简记王禹偁在黄州
曾侍宸旒近紫宸,才华卓荦冠宋臣。
金銮宴罢香盈袖,玉殿吟余墨染茵。
敢逆龙颜陈直谏,闲簪御芍露天真。
一朝贬逐黄州路,万里风霜客里身。
夏潦狂摧堤畔柳,冬寒苦噬陇头薪。
俸钱微薄愁炊断,志节峥嵘未屈伸。
就地取材营竹榭,凭栏寄意远嚣尘。
三百楹开分静室,七八弦奏涤烦神。
听雨每添诗思逸,观云常悟世情淳。
《清明》咏罢情难尽,《竹楼记》成韵更醇。
笔下风雷惊腐鼠,胸中丘壑胜芳邻。
抒怀赤壁鏖战处,丹心犹照汉江滨。
逆境偏能彰傲骨,文章千古见精神。
至今凭吊思遗泽,风骨如松历劫新。
二, 团风乡韵.七绝.八首
〈一〉 ,牛车河晚渡
芦雪纷扬覆浅流,渔舟横泊系黄州。
炊烟渐起归帆晚,一笛清风伴鹭鸥。
〈二〉, 古村夜思
桂魄溶溶浸碧苔,空庭露冷独徘徊。
故园旧燕今何处,只把乡愁托月裁。
〈三〉, 荒垄春耕
夜雨初收垄上泥,残英坠地草萋萋。
农人扶耒愁苗少,却盼新秧映绿溪。
〈四〉, 泉华菜黄
遍野金英接远岑,东风拂过送芳音。
老农笑指千畦翠,不负春阳不负心。
〈五〉 ,崎山闲坐
夕照斜铺石径长,疏篱菊放沁幽香。
山僧偶话当年事,庭草青青覆旧堂。
〈六 〉,库区童趣
藕花深处戏萍踪,竹篙轻点破霞红。
稚声笑问鱼归未,惊起沙鸥掠水中。
〈七〉, 老井情牵
石井苔深映碧天,甘洌常滋灶下烟。
离人归里先掬饮,一捧清醇忆旧年。
〈八〉,归乡望
黛瓦青砖映夕晖,村头老树识君归。
纵然世事皆流转,乡味依然满袖飞。
三, 中元忆母二首
戴 志
〈一〉
中元又至雨初晴,耳畔鹃啼忆母声。
岁歉弱身撑破壁,夜寒孤影补残灯。
辛劳嘱儿要苦读,夜缝书包咐叮咛。
纵使春风回故宅,慈容唯有梦中迎。
〈二〉
纸钱飞处乱云横,遥向青山寄此情。
曾伴孤灯缝冷月,每凭薄粥度荒庚。
愁看稚子衣补丁,苦把贫家担肩倾。
今日堂前秋菊绽,无人再唤乳名轻。
乙已年七月十五日于黄州教育文化博物馆
四,乙已白露丹月歌
乙已白露七日夜,又兄玄晖印心舍。
夜幕如磐垂四野,开窗静候意拳拳。
风拂疏枝声细细,遥天渐露胭脂绮。
一轮皓魄染丹红,宛若骊珠悬碧穹。
科学解此天文象,月入地影光偏漾。
短波散却长波留,遂使清辉作绛流。
古来传说多神秘,或兆祯祥或示厉。
汉简曾书兵气冲,唐碑亦记岁时丰。
我观此景唯惊叹,造化神功非可算。
宇宙茫茫浩气存,尘寰扰扰此心敦。
人生能得双回赏,已是天恩殊不罔。
平凡岁月缀奇珍,浊世之中觅净真。
吾侪渺渺如蜉蝣,幸睹奇观忘百忧。
愿借血轮千丈焰,照吾前路无幽暗。
勇向沧溟逐远帆,胸怀丘壑志恒磐。
五,缅怀伟人毛泽东
2025年9月9日
韶山破晓耀苍穹,湘水奔腾气势雄。
唤起工农驱腐恶,点燃烽火显毅勇。
长征万里星辰志,抗战八年家国忠。
建国兴邦开伟业,援朝抗美震西东。
一生奉献千秋颂,两袖清风万世崇。
今日缅怀思伟绩,山河焕彩念毛公。
六,《中吕·山坡羊·园丁情》
黄冈文脉,千年延代,崇文重教英才在。
翠盈阶,露沾怀,晓风催得新苗快。
夜伴书声霜鬓改,
情,融砚海;汗,滋杏台。
残灯明灭,案前斟酌,今秋桃李芳姿烨。
蕊初折,馥盈辙,天涯学子青云越。
笑对霜痕纹颊刻,
身,甘守业;魂,牵教泽。
七,闲居偶感
闲听风竹敲诗韵,静观白云作赋文。
心寄清宁无俗扰,一窗秋色自宜人。
八,乙巳年教师节礼赞(排律)
黄州教育文化博物馆供稿
杏坛千载溯贤光,孔圣垂教泽万方。
孟母三迁明教化,荀卿劝学砺华章。
程门立雪传嘉话,朱子订经启瞽茫。
古哲丹心昭日月,今师赤胆继炎黄。
劳模辈出彰风骨,张桂梅情系僻乡。
支月英身栖峻岭,春风化雨育新篁。
守贫乐教初心固,拒利怀公浩气扬。
不比商儒争富贵,但求桃李竞芬芳。
晨曦初透拂书案,烛影长摇映讲堂。
批改千篇熬夜漏,讲解百遍透津梁。
崎岖路踏终无悔,天门顶登志更强。
唐风宋韵融今课,荆楚文光辉古疆。
春蚕吐尽丝方竭,蜡炬燃干泪始藏。
培育英才兴祖国,钻研科技振家邦。
三人行里师恩在,四海途中道味长。
乙巳佳节歌盛事,千秋教泽永流芳。
九,师者颂
两袖清风耕四季,一腔热血著千章。
晨随疏星研教案,夜伴孤灯改卷忙。
三尺台前沿岁月,满园桃李溢芬芳。
不求名利传天下,但守初心育栋梁。
2025年9月10日
十, 禹村春秋
故邾长廊续乡愁,二千文渊文脉稠。
汲得清泉浇菜圃,邀来好友种禾蔬。
十一,临江仙·倚窗听秋雨
九月凉生阶下雨,推窗雾锁迷离。
凭栏闲听思相随,
奔波寻快意,雨里觅清辉。
滴滴敲心驱俗扰,喧嚣反觉心怡。
烦忧尽去气神飞,
秋声催叶别,酸楚伴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