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序》
常智奇
婕妤,是陕西秦都古城――咸阳一位沉静持重,有才情的女作家。在她的长篇小说《荼蘼花尽》改编成电影剧本的讨论会上,她内敛、质朴、真诚、谦虚的感谢发言,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她的这部长篇小说《灵魂摆渡》写好后寄给我,邀我写一段读后感,弃于卷首。我既感谢她的信任,又有一些压力,怕因时间和精力的关系,对这部作品的阅读不够深入,言之有失公允和恰当,但又不能推却她的信任,便有了此文。
《灵魂摆渡》,是一部表现颜值对女性生存的重要性的长篇小说,是通过爱情表现人性、人伦、人欲、人爱在生与死的道路上,人心陷入两难境地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通过贤能淑慧的陈默产后由美变丑,又经过美容,由丑变美的易容术,代替著名影视演员陆梦婕的故事,艺术地再现了“以貌取人”的世俗观念,对人性、人格、人品的挤压、撕扯、熬煎和不尊不敬,进而呼唤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作者站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传统家庭道德观念发生强烈碰撞的中轴线上,以人道主义的审美判断,审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名不副实的社会现象;表现现代人生活在情与理,义与利,灵与肉、欲与爱,道德与价值,现实与理想,两难境界的艰难选择:既留恋于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提供的优越、舒适、温馨的科技文明的先进成果,又留恋于传统农耕文明固有的人与自然的融合――田园牧歌式的审美情趣。这就使得这部作品具有的一种现代主义小说的意味。
小说中的陈默,本是一位善良、纯真、正直、仁爱的女性,命运捉弄她,使她在美变丑、丑变美的人生体验中,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苦难。在她通过易容术,由丑变美,变成电影明星陆梦婕以后,他既感到震惊又喜悦,欢欣又悲哀:阳光下,她尽情地舒展着妩媚,彰显着成熟女性特有的风韵和魅力。子夜中,她发自内心深处腾起“寒夜惊被薄,泪与灯花落”的苍凉、孤寂、凄凉之感。他整夜整夜地沉浸在“恶梦”之中。她白天和黑夜都过着处处设防,假戏真做,提心吊胆,担惊受怕,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生不如死的生活。这个“两面人”的形象,行走在真与假、虚与实、真相与本质,存在与虚无,物质和精神、、传统与现代,良知与背叛之间。两个“陆梦婕”,一个电影人;两个“陈默”,一个本我者。人性的分析,人的本质的扣问,社会文明的历史发展,在 “真作假来假亦真,假作真来真亦假”的叙事中,泣血呜咽,疼痛难忍。
作品中的向辉,是一个由善变恶,连接电影导演姓韩沙和陈默的人物形象。他在爱孩子与爱爱人的矛盾之中,迫不得已走向了恶。他在陈默第二次离家出走又软缠硬磨地请回家后,他误认为,只要给予陈默以性爱,就是对她的爱的表现。他不顾陈默的感受,不分昼夜的,随时随地的,疯狂地赐爱于陈默。陈默忍受着双重的重压:社会世俗观念视丑为恶的精神压抑,又忍受着暴力施性地折磨。在这里,向辉对理性的理解是混同于性爱的。
韩沙是一个电影导演,他有才华,事业心,对艺术创作非常执着,很能讨女性的欢心。但他爱钱好色,追名逐利,自私贪欲。然而,他毕竟人性没有泯灭。他代表了一种社会生存的功利主义,在恶的压抑或强迫之下,艰难生存的艺术典型。
康成,是一个柏拉图式的理想式的人物形象。他构成了整个作品当中另一个精神世界。他是创造美的形象的美容师,又是苦难救赎者的白衣天使。他以还美人间的生活方式,默默地祈祷于漫漫长夜,期盼着人类世界充满美好。正是这个人物形象的存在,才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一种终极性的价值评判。
周小璇,是一个单纯,善良,正直,乐观,健康,向上的人。她看人,看事,看问题,总是从与人为善的角度,从好的方面正面的去看问题。
桑妤,是一个编剧,她他心中充满着仁爱善良,这是一个自带阳光的人物形象。她给陈默以生存的勇气和力量。
江依琳,是一个反面的艺术形象。她为人不善,自私阴险,坑蒙拐骗,心计多端,无中生有,演技平平,徒有一张美人脸。她认为,女人单凭一张美人脸,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她对假扮陆梦婕的陈默明察暗访,绞尽脑汁,指控算计,打击陷害,为己上位,不择手段,最后发展的阴谋陷害韩沙,聪明反比聪明误,害人反倒害了自己。
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它在人性的分析中,透射出一种复杂的现实关系和人生景观。这种人生景观、人生况味可以延伸到每一个生活者的心灵深处。
这是一部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表达方式,表现中国传统女性在现代社会科技发达,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中,在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家庭伦理观念发生变化的心理小说。作者在女性现实生活的精神分析中,显示出女性作家细腻、感性、纤巧、幽绵的叙事风格。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中“命名的焦虑”,自觉不自觉地融进了更多的、中国的、道德判断的、经验理性的思考,这是这部小说流露出的一种当代意识。
这是一部表现灵与肉、情与理的爱情小说。可贵的是作者携情带韵的叙事,始终没有放弃理性的制约,情欲的燃烧始终在理性的笼罩之下,放射着道德判断的审美光彩。
总之,这是一部带着作者的生命体验,带着作者的情感期盼,带着作者的文明呼唤,表现社会人生的小说;这是一部有生活容量,有情感含量,有艺术分量的小说。当然,作者还年轻,还行走在文学创作的路上,其创作的潜力还有更加拓宽和提升的广阔空间。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创作当中,更加精益求精,为读者奉献更加美好的艺术作品来。
2024年4月7日与唐都古城大明宫遗址公园
作者文学经历
婕妤,本名荆婕妤,古城咸阳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秦都区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长篇小说《还我最爱》、诗集《红舞鞋》、《划开生命河流》、散文集《烛影摇红》、短篇小说《一夜成名》、中篇小说《荼蘼花尽》等六部文学作品。组诗《祖国请听我说》获2010年中国作家金秋笔会诗歌类一等奖,组诗《让我用长城的城爱你》获201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诗歌大赛二等奖。中篇小说《荼蘼花尽》被改编为电影剧本《青丝》于拍摄中。
作者常智奇老师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