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青来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千家万户齐欢笑呀,好像那春雷响四方。”每当这歌声回荡在耳畔,吕标庄的心便似被汹涌浪潮猛烈撞击,久久难以平息。在那欢快激昂的旋律中,他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一下子就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毛主席视察新乡县七里营村的场景,如同电影般在他眼前清晰浮现。
那是1958年8月6日,一个注定被七里营村村民永远铭刻在心的日子。那天,雨过天晴,毛主席神采奕奕亲临七里营视察。领袖伟岸的身姿一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整个村子瞬间沸腾起来。男女老少纷纷从家中涌出,脸上洋溢着无比喜悦和崇敬的神情。他迈着矫健的步伐,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亲切交谈。他那温和的目光,如同暖阳,洒在每一位村民身上;他那关切的话语,恰似潺潺溪流,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他视察了幸福院、幼儿园和工厂,仔细地询问着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关心着农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发出了“人民公社好”的伟大号召。这一号召是在探索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道路,宛如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又似一束照亮前行的强光,瞬间照亮了七里营村乃至全国农村发展的漫漫前路,更在七里营村村民心中种下了一颗饱含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毛主席视察七里营村的那段光辉历史,始终在吕标庄心中熠熠生辉,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无尽的光芒。他自幼听着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长大,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以及对农村农民的深切关怀,如同深深的烙印,深深地烙印在他心底,激发了他为家乡建设奉献力量的坚定决心。
多年后,吕标庄脱颖而出,担任了七里营村党总支书记。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同时推动村子经济发展,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美好,他毅然做出一个意义非凡的重要决定——建设毛主席视察田。他带领村民们满怀热情地投身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精心规划,不辞辛劳地对当年毛主席视察过的田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和建设。建设过程中,困难接踵而至,资金短缺如同沉重的枷锁,技术难题恰似难以逾越的高山,但吕标庄却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意。他四处奔波,脚步不停歇,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哪怕遭遇无数次的拒绝和挫折,他也从不气馁。他邀请中国农科院和各类专家前来指导,那些专家们带着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还发动村民齐心协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攻克重重难关。
终于,在吕标庄和全体村民的齐心协力、不懈努力下,毛主席视察田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片田地宛如一位历经沧桑却风采依旧的老者,不仅保留了当年的原始风貌,还成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怀着崇敬和好奇的心情,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缅怀伟人的风采。那一张张虔诚的面孔,一双双闪烁着光芒的眼睛,仿佛都在诉说着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仰和对那段历史的深刻缅怀。
为了铭记这段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毛主席对七里营村的关怀和厚爱,吕标庄还积极协调拍摄了专题影片《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这部影片犹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以细腻入微的叙事和栩栩如生的画面,再现了1958年8月6日毛主席视察新乡县七里营村的震撼场景。影片中,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表演,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当年毛主席与村民们亲切交流的画面:毛主席那和蔼可亲的笑容,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他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生产生活的场景,充满了浓浓的情谊。观众们深刻感受到了领袖与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这种情谊跨越了时空的限制,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吕标庄积极协助剧组进行拍摄工作,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剧组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他还亲自为剧组人员讲述当年的历史细节和村民们的真实感受,每一个细节都描述得生动逼真,让影片更加真实、生动,仿佛将那段历史重新呈现在观众眼前。影片的播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如同投入湖中的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它进一步提升了七里营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充满红色记忆的地方。
在建设毛主席视察田和支持影片拍摄的同时,吕标庄始终牢记自己的本职工作——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他深知,只有让村民们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对毛主席关心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最好回应,才能让村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吕标庄积极探索适合七里营村的发展道路,他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每一户村民,吃透村情。根据村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他果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他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手把手地教给村民们种植方法,耐心解答他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他还鼓励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为游客们提供舒适便捷的住宿和美味可口的农家美食。在他的宣传和推广下,七里营村的美丽风光和特色美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民们的收入也随之大幅增加。

(七里营村党总支与伟人故里韶山村党委结为“友好党支部”)
如今的七里营村,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徐徐展开。红色文化与现代产业在这里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奏响了一曲和谐美妙的乐章。毛主席视察田红旗招展,高大的毛主席汉白玉塑像矗立在广场,目光凛凛望着远方,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它的巨大变化。吕标庄把它精心打造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基地、研学基地,这里成为了村子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孩子们在这里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游客们在这里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而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则为村子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七里营村的经济蒸蒸日上,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美满。
吕标庄,这位七里营村的带头人,依旧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默默耕耘在七里营村这片土地上,奋斗在毛主席纪念田旁。他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他恰似一面高高擎起的旗帜,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迎风飘扬,引领着七里营村的村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在这片红色的沃土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天南地北河南人》栏目组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