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致敬赵亚夫
文 / 赵成武
一个足印,就是一个字
笔画朴素如泥土和雨滴
一个字一句地书写在句容的大地上
字迹从年轻走向耄耋
在戴庄村的土壤里茂密着幸福的根系
//
滑倒在田埂上的足印
洒下一片稻香的汗水
从草莓大棚里走过的两行足印
缓慢而深情,它们要向
每一颗红红绿绿的果实点头微笑
//
足印,从你的脚下出发
在水蜜桃园里书写,在葡萄园架下书写
拉着每一双渴望脱贫致富的目光
背着星星和月亮一起书写大块文章
//
像一颗螺丝钉那样书写,你在戴庄
的土地书写的每一个字
都有大红的质地
一步草莓红,两步蜜桃香,三步心朵开
你让每一棵小苗、每一颗果实都朝向阳光
每一个勤劳的梦想都脚踏实地生长
//
在奔向小康的路上,你的足印收藏着你的足印
你写在大地上的论文被大地珍藏
而你仍在书写自己的诺言
一步一步扩展着这篇文章的深度与色泽
你的勋章是你的名字,整个句容的笑脸
都是你的丰碑
(此作获得建党百年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
② 读戴南
文/赵成武
手指轻轻敲击江苏泰州的版图
里下河平原上
那个钢质的地名——戴南
便响当当地应了两声
//
读戴南,用长江、淮河的嗓音
唤醒一座小镇初衷
从渴望的喉咙里发现春风的火焰
让一炉炉钢铁涅槃重生
//
读戴南,奋斗了二十年的征程
从英勇的群像中迤逦而来
一步一个脚印
铿锵回声奠基着高度与硬朗
//
读戴南,在不锈钢的世界大声诵读
中国戴南变成了京杭大运河
一条不锈钢的丝绸之路
成为照见水乡汉子脊梁的明镜
//
读戴南,一辆辆重载卡车集结
遍布街巷的不锈钢招牌
怀揣着城市封面
奔跑着、舞蹈着眼眸里的光亮
//
我们诠释戴南熔炉里火的诗篇
轧钢机低沉的吼声
还有钢管、钢板、钢线和钢材
传颂永不生锈的光洁嗓音
//
读戴南,每一滴感动的泪水
都蕴含戴南人柔中带刚的语言
要读它的春华秋实
更要读它梅花泛香的寒冬
//
读戴南,你会不顾一切爱上她
爱这里秀丽的山河
与跳动的脉搏
伏耳,便知城中草木春深
//
微风吹拂“戴南”掠过发际
你会情不自禁地回答:“爱”
(此作获得“诗咏新时代,筑梦新征程”全国诗歌大赛成人组二等奖)
③ 一滴雨,与我多么相似
文/赵成武
来路遥迢,和我类似
一滴雨的自由落体,听从风的安排
落在地上,落在水里,落在
车窗上的雨滴,命运与我多么相似
因为我的道路,它们不得不
去往未知的方向
必须抓紧玻璃,留下倾斜的足迹
如同风中的人,努力纠正自己
穿越白天黑夜,崎岖与坦途
曲折漫长的时间,缩短为坠落的一瞬
我们隔着玻璃的相遇
也具有真理的意义
我一路读书,读窗外的世界
一滴雨的凝望放大天空的怜悯
我穿过一个个隧道,脱去一层层外壳
一滴新雨,仿佛它,换了个姿势
④ 暗号
文/赵成武
隐藏在舌头下面
当你误入普通话的语境
它便努力弯腰,躲避
以防露出泥土和庄稼的马脚
乡音中,炊烟蓦然升起
拉扯着挣扎在异乡的风筝
你生锈的嗓音,要去掉
标准口型,长短气息
请找回山路一样弯曲的尾音
昆虫和小动物纯真的小名
几个路人,像从未谋面的亲戚
在你的伪装面前,轻轻说出了
接头暗号
⑤ 写诗的过程
文/赵成武
那是灵魂在沼泽中挣扎,又在时间的包围中
成为精神的琥珀
那是匠人守着古老的手艺
从磨砺的石头中取出夜空的星辰
那是在波澜壮阔的深处,一张网
捕捞大海的回声
那是蜘蛛在天花板上,垂下悬空的天梯
只为抓住大地的重力
当我从人头攒动的尘世经过
白发萧萧中,心脏的血液燃成了灰烬
而我相遇的,仍是自己孤独的影子
我终于相信:写诗,不再是布道
而是一种——
在长夜中穿越黎明的祈祷
⑥ 深秋
文/赵成武
已有一个名词替你提前走在了路上
霜降之后,你的眸子就更深了
里面再也不会流淌出微凉的汁儿
有的只能是颗粒,是白得耀眼的奇怪东西
以此来扩大你的疆域
扩大你的心胸
此时,我多想紧紧拽住你的尾巴
陪我共话夕阳
月亮是一盏永不生锈的灯
而人到中年的我,早已生满了夜晚的锈
(刊发《扬子晚报》2022年9月19日“诗风”版)

作者简介:赵成武,江苏兴化人,军旅诗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泰州市诗人协会理事,兴化市诗词协会理事,曾在《星星诗刊》《诗选刊》《中华诗词》《诗刊》《中国诗人》《扬子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500余篇(首),多部作品在诗歌征文比赛中获奖,出版诗集《如日中天》 ,诗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获得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建党百年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作品《读戴南》获得江苏文化发展基金会,扬子晚报联合主办“诗咏新时代,筑梦新征程”全国诗歌大赛成人组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