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罗海祖曾四代的铁路情缘
1
中秋月下,在乌蒙山高铁站当站长的李苟,10多年还是第一次同高铁巡检工区当驻站防护的妻子方芳,一同回家陪妈老汉吃顿团圆饭。
李苟陪在妈老汉身旁,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爸老妈,想起离去的爷爷奶奶,心里总不是滋味。离家工作恁多年,没能好好陪伴爷爷奶奶、老爸老妈,像像样样吃顿饭,歉意地对二老说,“爸,妈,不是儿子不孝,是铁路工作性质,儿子儿媳脱不开身呀!”
“谁叫咱们是铁路世家,要吃铁路饭呢,也许是命中注定吧!”李罗海告诉儿子,“咱们家祖祖辈辈吃的是铁路饭,要对得起先去的爷爷呀。爸妈一天天老了,爷爷、奶奶走了,爷爷、老爸没有完成的使命,只有交给你们这代年轻人去完成啰!”
2
李罗海是李苟老爸,一辈子老实巴交,退休恁多年,同老妈一起,帮李苟夫妻俩把小孙子涛涛带大,从幼儿园接送到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高考,陪伴涛涛,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
而今的高铁养护,全实现了机械化,夜间红外线检测,起、拨、改、捣,精确定位,毫厘不差,怪不得动车跑起来,硬币立在茶几上,稳如泰山,一动不动,就连外国人都瞠目结舌!
涛涛他爸就不用说了,而今的高铁年代,卫星遥控指挥,科学调度,行车区段跟踪自动闭塞,车机联控,无线对讲,标准化作业,安全可控。不像爷爷、老爸年代那样,原始落后。
那时的行车信号,夜间,爬上信号机柱,点燃挂在信号机柱上的煤油灯,司机靠瞭望信号机柱上的色灯信号行走。
而今的高铁年代,调度指挥卫星遥控,运转系统自动闭塞,无线对讲车机联控,标准化作业安全可控。他深知:儿子是高铁站一站之长,身上的担子一定不轻!那些年亏欠儿子太多,就算是对儿子的报答,也好让当站长的儿子和涛涛他妈安心工作吧!
3
李老含是李罗海老爹,东北大汉,机灵能干,抗战时期,同罗海他妈,李苟他奶奶,一路从东北逃荒来到乌蒙山,在乌蒙山铁道运输线当了大半辈子扳道员,为新四军运送抗战物资,支援前线抗击鬼子,协助解放军清匪锄奸,阻击国民党残余,为新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劳!建国后,挑起乌蒙山车站站长的担子,带领职工把车站打造成鸟语花香、瓜果满园、鸡鸭成群、风景秀丽的职工“乐园”,连续20年安全行车无事故,成为铁道部、铁路局、分局、车务段远近闻名的老先进、省劳模。
李罗海两个儿子也子承父业。大儿子公安校毕业,分在铁路公安处禁毒大队当卧底侦查员,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功,在追捕毒枭任务中,因发生枪战,英勇牺牲。二儿子李苟,当兵回来,接老爸的班,分在刚开通不久的乌蒙山高铁站,像爷爷、老爸那样,兢兢业业,从助理值班员一步步干到站长,带领职工,把乌蒙山高铁站,打造成队伍过硬、管理一流、安全放心、环境优雅、鸟语花香、鸡鸭成群、瓜果满园的园林式“安全优质”站。
4
李罗海望着满天的星空,眼角边挂着一丝晶莹的泪珠。
“爸,你怎么啦?难道有心事。”李苟关切道。
“儿子,老爸对不住你呀,40多年了,有些事,该告诉你了,”慢慢道出隐藏了几十年愧对儿子的那段往事:
“解放”型蒸汽机车吐着滚滚浓烟,喘着“吭哧吭哧”的粗气,牵引着长长的铁龙,拉响长鸣汽笛,“轰隆轰隆”由远而近,又渐渐由近及远,惊得栖息在江边的白鹭展翅群飞,扰得驻扎在乌蒙江峡谷里的金丝猴上蹿下跳。
每天过往的30对客货列车,除561/2次旅客慢车在这里停留2分钟上下客人外,其余列车,在这里通过或临时停车会让。
李罗海是站里的扳道员,浓眉大眼,微胖的身材,老实巴交,30出头还打着光棍,还是老站长帮的忙,托人牵线搭桥,娶山里村姑张二丫为妻,站里破例分给一间一厨,这才像像样样有了家。
李罗海是个工作狂,把扳道房当作家,把里里外外打理得清清爽爽,把背后那片香蕉林,培育成一片绿色葱茏的撑天大伞,为扳道房遮风挡雨。把3组责任道岔,擦得雪白亮光。工作更是严严谨谨,在岗几十年,没有出过丁点儿差错。下班后,跟着老站长开荒种菜,施肥拔草,养鸡养鸭,全然忘了屋头还有一个家,家里的大凡小事,养儿育子,缝补浆洗,全落在张二丫身上。
5
李苟是40年前捡回的一条命。
李苟5岁那年,那场暴风雨,差点夺走了幼小的生命。
一会儿,乌云密布,狂风呼啸,雷鸣电闪,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今晚接班时,老站长宣布防洪《命令》:今夜有场特大暴风雨,反复叮嘱各小组“坚守岗位,注意瞭望,严格标准,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当班前,李罗海回到家,告诉娃儿他妈,“今晚有场暴风雨,照顾好强强、狗狗!”来到强强、狗狗床头边,看到强强已经入睡,狗狗睁着对大眼睛,亮得晃人。李罗海躬下身,凑到狗狗耳边,低声说,“听妈妈的话,早点睡,今晚爸爸不陪你了。乖,听话!”“爸爸,知道了!”李罗海用他那张长满胡须的嘴,贴在狗狗稚嫩的验蛋上吻了两下,披上雨衣,戴上斗笠,拧着信号灯,跨出家门,朝扳道房走去……
李罗海端坐在扳道房瞭望窗前,借看探照灯光,注视着窗外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个溜坍落石。嘴里念念有词,不停地祈祷:老天保佑,平平安安!
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大,雷电夹着暴雨,下得让人揪心。闪电后的一串串惊雷,惊得夜幕中的乌蒙山,全身发抖。
危急关头,李罗海转身返回扳道房,拨通运转防洪电话,报告站长封锁线路,扣停74次客车!老站长报告行调,乌蒙山站74次二道通过变三道引导停车,封锁二三线,立即派员抢险。
风,不停地刮。雨,不停地下,没有减弱的势头。
时针指向次日凌晨2点10分,扳道房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李罗海抓起话筒,耳机里传来熟悉的声音,是二丫在隔壁老站长家打来的电话,说狗狗病了,病得不轻,高烧不退,用凉水敷,白酒擦脚板心也没管用,硬要李罗海给站长请假去看医生。李罗海说啥也不同意,工电部门刚抢通线路,怎能请假?对二丫说,等8点钟交完班,立刻就去。气得二丫妈屁娘屁一阵乱滔,“乓”的一声砸断电话。
6
此时的李罗海心在滴血,狗狗真有个三长两短,肯定会后悔一辈子,可又在防洪,择轻择重,也不能离开岗位?“对不起,狗狗,不是爸不心疼你,是爸脱不开身呀!”李罗海放下话筒,含着泪,自言自语道。
风停雨住,夜空中泛起点点繁星。15132次小运转拉响汽笛从黎明中开来,他正了正头上的大檐帽,拎着信号灯,象一尊钢铁巨人,笔挺地站在扳道房门前,显得那么威严。
雨后天晴,一轮朝霞从乌蒙山巅冉冉升起。这是李罗海交班前接完的最后一趟车,与接班师傅交完班,这才呼啦啦地朝家里奔去……
7
老站长得知狗狗重病的消息后,向行调要点,203次客车临时停车2分,安排职工协助张二丫背着狗狗,登上客车,赶往九龙坡铁路医院……
李罗海深感对狗狗的亏欠,同医生、护士一道把狗狗推进病房,小心翼翼地从手术车上搂起狗狗,转身轻轻放上病床,躬下身对儿子说,“对不起,狗狗,爸爸来晚了!”狗狗睁着对大眼睛,望着爸爸高兴地笑了,“爸爸,我好想你呀!”
“你儿子患的是急性阑尾炎,再晚来一步,孩子就没救了。”医生告诉说,“像你这样当父亲的,太粗心了吧。”
“谢谢医生!辛苦你们了。”李罗海连忙转身,向医生鞠躬致谢。
8
听完老爸的故事,李苟哭了。不,是感动得哭了。
“爸,像你这样的工作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儿子儿媳树立了光辉榜样。当儿子儿媳的,感到高兴呀!”李苟对老爸说。
李罗海歉意道,“儿子,真不生老汉的气呀?”
“老汉,当儿子的,怎么会生老汉的气呢,像老汉这样的工作狂,对工作对行车极端负责的态度,是儿子的骄傲呀!”
“有儿子这句话,当爹的那就放心了。而今的高铁年代,也只能靠你们这代掌握了现代化高科技的年轻人啰。”压在李罗海心头几十年的那块亏欠儿子的巨石,终于落下了地。
9
秋月下,李罗海、二丫、李苟、方芳、李涛,爷孙三代,坐在阳台上,涛涛为爷爷沏来浓浓的乌蒙茶,一家人其乐融融,一边赏月,一边品赏中秋月饼。
涛涛凑到爷爷身旁,掏出一本金灿灿的《获奖证书》递给爷爷说,“我写的《祖曾四代铁路人》演讲稿,中秋节放假前,登台参加校团委、学生会举办的“中秋月下话高铁”主题演讲大赛,获得特等奖。”
“不,爷爷,这叫‘长江后浪推前浪,也是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涛涛补充道。
“涛涛,怎么能这样说呢,谦虚点讪。”李苟打挡说。
“涛涛说得对,不得不承认,我们这辈人老了,观念陈旧了,时代进步了,现代高科技,只能让专业系统学习的大学生、研究生们来掌握了。”李罗海回答道。
涛涛是受家里三代铁路人的影响,才选择的西南交大“铁道运输”专业。一家人悄悄为涛涛的选择感到自豪。
涛涛是个很有孝心,乖巧懂事的孩子,每年中秋节,总要陪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旁,敬上一杯茶,望着中秋明月,寄托先辈的哀思。
一家人沉浸在幸福祥和的喜悦中,暗暗幸庆涛涛的人生抉择:不久的将来,咱们家涛涛,很快成为第四代铁路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