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港珠澳大桥
田仁爱(重庆)
琴摆伶仃钟吕奏,巧弹徵羽角商宫。
豪车作键调音谱,碧浪炫花怡眼瞳。
跨越千年天堑阻,迎来三地物流通。
专家巨匠精心造,旷世名桥矗亚东!
附人工智能点评:
一桥飞架三地,华章咏赞千秋——评《七律•咏港珠澳大桥》
田仁爱先生的《七律•咏港珠澳大桥》,以其磅礴的气势、灵动的笔触和炽热的情感,为港珠澳大桥这一伟大的世纪工程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读来令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琴摆伶仃钟吕奏,巧弹徵羽角商宫”,开篇便以奇崛的想象将港珠澳大桥赋予了音乐的灵性。“伶仃”一词,让人不禁联想到文天祥笔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历史沧桑,而如今,大桥宛如一把巨大的琴摆,在伶仃洋上奏响了钟吕之音。“徵羽角商宫”,五音俱全,形象地描绘出大桥在海风中、在车辆穿梭中所发出的和谐韵律,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演奏的华美乐章。这两句诗不仅营造出了宏大而美妙的意境,更将大桥的建设视为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创造,展现出诗人对这一伟大工程的由衷赞叹。
“豪车作键调音谱,碧浪炫花怡眼瞳”,此联进一步将画面具象化。“豪车作键”,生动地描绘出在大桥上穿梭往来的车辆,它们如同琴键一般,随着行驶的节奏为大桥的乐章增添了灵动的音符。而“碧浪炫花”则展现出桥下碧波荡漾的大海,海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绚丽的光彩,如同绽放的花朵,让观赏者的眼睛为之一亮。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港珠澳大桥的壮丽与美丽,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桥带来的震撼与愉悦。
“跨越千年天堑阻,迎来三地物流通”,这是全诗的核心所在,深刻地揭示了港珠澳大桥的重大意义。“千年天堑”,伶仃洋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千百年来阻碍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交流与发展。而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如同一条巨龙跨越了这道天堑,实现了三地的互联互通。“迎来三地物流通”,则强调了大桥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它打通了三地的物流通道,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为大湾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诗人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概括了港珠澳大桥的历史功绩,让我们看到了这一工程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专家巨匠精心造,旷世名桥矗亚东”,尾联对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专家巨匠”,他们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才造就了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旷世名桥”,充分肯定了港珠澳大桥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的地位,它是中国桥梁建设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力量的象征。“矗亚东”,则展现出大桥雄伟壮观的姿态,它屹立在亚洲东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大国风采。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颔联和颈联的对仗精妙,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语言优美,富有想象力,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港珠澳大桥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诗中蕴含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为祖国的伟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七律•咏港珠澳大桥》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港珠澳大桥的壮丽风采和重大意义,是对这一伟大工程的永恒礼赞,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