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牵牛花》
作者~赵新洪
河北保定
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 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
转眼两个月过去了,
牵牛花那细细的柔软的茎越爬越高,紫荆藤,小叶海棠树,被她超过了,芭蕉干也被超过了,小苹果,小李子树也被她紧紧拥抱。不经意间,它的叶子多了大了。从几片,十几片、到片片片片。
望着这一丛丛锦绣般的花叶,竟不忍移步。如心形的叶片,千手千足,联袂葱翠,恍如绿瀑直泻,飞珠溅玉。
纤细的藤蔓呈逆时针沿枝干盘旋往复,股股结伴成簇,蜿蜒迂迴而上,像逆着时光探寻的激流,蓬蓬勃勃,一往无
前,根本不在乎渐凉渐冷的季节姗姗而
至。那花儿,像朵朵吹响的小喇叭,单薄精致,清新古雅,如心灵手巧的村姑的剪纸。红的炽热,酡颜欲醉;蓝的宁馨,静若处子。雪白的细筒,如霜的蕊,宛如善睐的明眸,或低眉凝思,
或高歌鸣唱着宣告:我来了。
历代诗人创作了大量以牵牛花为题的诗词,通过咏物抒怀,展现其自然形态与文化意象。
宋代诗词中的牵牛花:
梅尧臣《篱上牵牛花》:
"楚女雾露中,
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
星宿光未收"。
描绘清晨雾中采摘牵牛花的场景,记录宋代以花染姜的饮食习俗。
林逋山《牵牛花》:
圆似流泉碧翦纱,
墙头藤蔓自交加。
天孙滴下相思泪,
长向秋深结此花"。
以织女相思泪化花的典故,赋予牵牛花凄美爱情象征。宋杨万里:
《牵牛花·其一》
素罗笠顶碧罗檐,
脱卸蓝裳着茜衫。
望见竹篱心独喜,
翩然飞上翠琼簪。
《牵牛花·其二》
晓思欢欣晚思愁,
绕篱萦架太娇柔。
木犀未发芙蓉落,
买断秋风恣意秋。
牵牛花又名朝颜,其美丽与坚韧并存,自古便是诗人们喜爱的描绘对象。
牵牛花,细细的藤蔓在枝叶间缠绕,没成熟的花骨朵鼓成一个个小苞,等待绽放,而开过的花朵正朝着太阳微笑。是的,我分明看到了,一朵朵牵牛花在微笑,那娇艳脆弱的脸庞上还沾染着晶莹的露珠,在深紫色的花边和洁白的花颈衬托之下,下面的绿叶更绿了。整个夏季更显得朝气蓬勃。
清凉的早晨使得赏花的人神清气爽,身心增添一丝清凉的甜美之气。
深秋,牵牛花全部开完了
我写牵牛花,
亲见亲历,从此不用问人,今天和大家一起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