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载《春风化雨》
(16)
作者:桑民强 朗诵:花仙子
班主任的嗓音变得有些异样了,沉重中渗杂着痛苦:“同学们,最后我要讲一件至今想来令我感到内疚的往事”。在我十岁那年,我们墙门里住着一位中年聋哑人,是个忠厚的汉子。他平时总给墙门里几个小孩吃糖什么的,想讨我们的欢心,特别对我这个喜欢捉弄人的丫头,更是殷勤讨好,那情景当时感到好笑,现在想来是十分叫人同情的。因为语言不通,总隔着一层膜。有一天,他带进来一位三十左右的女人,倒也长得眉清目秀。他的一双眼睛中亮着两个太阳,辉煌照人。看他那股神气相,我这个调皮的丫头就想捉弄捉弄他。于是,当他将女人带进屋子后,我就扒在窗户往里看,看他忙上忙下,招待那位女人。那女人好象也露出几丝笑容。我不知怎么想的,就喊道:“喂,都来看,都来看,聋子找了个女子。”我这一喊不要紧,只见那女人忙到窗前来看,我急忙躲在窗下,她看不到,我感到怪好玩的。等那女人一离开窗门,我就又喊了起来,喊声比刚才更响。那女人脸上露出十分尴尬的神色,用怨恨又怜悯的目光望着那个聋哑人。那个可怜的聋哑人还不知身边发生了什么,只是对这位心爱女人脸色的骤然变化感到诧异。这更使那女人感到可怜。或许她原先对他还有几分好感,而现在她只有同情和怜悯。当时时值下午,大人都上班去了,只有几个孩子和一个眼花耳聋的婆婆,那些孩子当时不懂事,见我这当大姐姐的这么叫着,就跟着叫,象合唱一样,而且都站到板凳上,把脸贴着玻璃窗,象看西洋镜一样朝里面看。可怜的聋哑人这时才明白过来,他“嗯嗯”地打着手势,请求我们离开,见无效,又捧出一包水果糖,讨好地叫我们拿,求我们回到家里去。大概我有点良心发现,悄悄离开窗户,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但却来不及了。不一会,就见那女人开门出来,脸色很难看,聋哑人在后面默默地跟着,见她一定要走,又“嗯嗯”地打着手势想挽留她,但她仍自己走了,而且走得非常快,象是要逃脱什么耻辱似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那女人,她再也没有踏进这个台门。晚上,母亲闻知此事后,狠狠责备了我。我感到是过份了一点。但并未料到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谁知,这以后,半夜里经常能见到聋哑人的屋里还亮着灯,有一次夜里我路过他窗口,听到一阵阵压抑的哭声,像鬼泣一声把心吓的蹦蹦乱跳。有次对面撞见,只见他神色憔悴,人显得消瘦多了,当然没有了那几天的面红肤润。我当时隐隐感到自己闯下了大祸,我多么希望他能大骂我一场,甚至打我一顿,但他没有,还是那样望上一眼,然而飞快地低下头去。有一次邻居王阿姨告诉我妈妈,说那个聋哑人去算过命了,是命不好。原来他并不怨我,而是怨命。我听了后,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十八岁那年我离开家乡去念大学,一次回家看到他的头发都白了,第二次回家探亲,见那简陋的小屋已经空了。唯有秋风扑打着残旧的门窗,发出凄然的呜咽声,叫人听了哑然悲恸。听说他死了,就这么孤单单地死了,没有人送葬,也没有人安慰灵魂。夜里,我无法入睡,尽管没有人来审问我,没有人告我的状,但我要受到良心最严厉的谴责。我决不能用年幼无知来开脱自己的过失,我的一生将无法得到安宁。我从床上爬起来,走到那简陋的小屋前,面对着破窗,我向死去的他请求饶恕。我将用自己今后的努力来赎回自己的罪过,我将信仰人道主义,为残疾人事业而大声呐喊。
李老师沉默了,和同学们一起沉浸在悔恨的回忆中,教室里有一种庄严和圣洁的气氛。玫瑰线条柔和的脸上,有几颗晶亮的东西滑落。那天夜里,班主任和小迪来看望她,班主任看她那羞愧的样子,不忍心地说:“玫瑰同学,其实每个人在孩童都会有恶作剧的时候,我的教训比你更大。有了错不要紧,要紧是改,懂吗!”当时她点点头,她想问老师曾有过什么恶作剧,但不好开口。今天,她知道了老师孩童时的过失,老师是下决心改了。那内疚的回忆,那撕心的痛悔,那铮铮的誓言,还有老师现在所做的一切,都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自己呢,自己也一定要下决心痛改了,否则,还对得起老师么。她深情地望了下老师,老师也正深情地望着她,一切都在这默默的一瞥中交融了。玫瑰又望了一眼肖云,她也知道他其实是看不起残疾人,她希望他能与她一样,从现在起再不要这样了,因为她喜欢他。肖云的眼睛不再望着窗外,老师的回忆也极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他对这个聋哑人的命运深深同情,由此他悟到了嘲弄残疾人的严重后果,对于象自己这样浸在蜜罐里的少年,是很难体味到被人诬蔑后,精神上所受的折磨的。象张品这样乐观开朗的残疾人,可能经受的住,但如果放在小迪身上,那就危险了,他不由的把目光投向小迪,目光中有几丝惭愧。小迪这会儿正望着李老师,他的心情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刚才老师声音喑哑,他也心情黯然,这会他看到老师眼里迸出欢快的火花,他又高兴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