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蒸肉——那是萦绕在记忆深处,独属于小时候家乡的味道。
我自幼在豫西洛宁长大,每逢节假日,父亲总会一大早就上街挑选新鲜大肉,回来后便吩咐母亲:“今天过节,中午咱吃蒸肉。”母亲心领神会,转身去菜地拔几颗大葱,再拿出一大把粉条,在家静候父亲归来一同制作蒸肉。
那时的我,觉得过节吃蒸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待我长大,因工作辗转各地,吃上一顿蒸肉竟成奢望。四处奔波,始终尝不到家乡蒸肉的滋味,唯有回到家乡,才能一享母亲亲手做的蒸肉。那喷香的猪肉搭配软糯的粉条,总能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记得八九十年代,一个秋高气爽的中秋,父亲因工作出差未归,母亲身体欠佳。放学路过邻居同学家,看到他们在吃蒸肉,我满心委屈。回到家便对母亲抱怨:“过节了,咱们怎么不做蒸肉?”
母亲躺在床上,虚弱地说:“今天娘不舒服,改天再吃吧。”
“不行,我今天就要吃!”
我赌气摔门而出,沮丧地站在村口大树下。心想,过节了都不让吃蒸肉,父母太不近人情。
不久,母亲缓缓走来,把我拉回家,和蔼地说:“孩子,娘今天不舒服,浑身没力气,都忘了今天过节。我刚从你大伯家端来一碗蒸肉,快尝尝好吃不?”
我听后,惭愧地低下头,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刻,我意识到父母生活的不易,自己是多么自私。母亲生病,我该做的是为她买药,而非任性索要蒸肉。“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应体谅父母,而非一味奢求。
后来每次回老家,父母总会问我:“咱吃蒸肉吧!”我虽觉得麻烦,父母却总说:“不麻烦,很快就好。”临走时,他们还会把蒸肉打包让我带回家。
如今,每当想起家乡美食,就会想起慈祥的父母。每次吃蒸肉,都能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当然,老家还有许多难忘的美味,像王范街的酸牛肉、胡卜、凉粉汤、丸子汤等,都令我终生难忘。
作者:今日头条 @大江大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