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评姚文礼《九·九思念》
作者/卜宝贤
赞《九·九思念》:以诗为碑,致敬伟人的赤忱之作
姚文礼笔下的《九·九思念》,堪称一首“以史为脉、以情为魂”的红色佳作,字里行间皆是对伟人的深切追思与崇高敬意,读来让人动容,更见赤子情怀与家国担当。
其一是“选景见匠心”,韶山、浏阳、井冈山,每一处意象都是革命历史的“活坐标”,既精准锚定了伟人成长与革命奋斗的关键足迹,又让“思念”有了可触可感的依托——不是空洞的抒情,而是顺着历史脉络的深情回望,一景一句皆藏厚重,唤醒着读者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敬畏与共鸣。
其二是“情感有温度”,从追溯伟人成长的“育圣贤”,到再现革命壮举的“挥劲旅”,再到赞颂功绩的“垂青史”“耀九天”,最后落于当下山河的“思巨擘”,情感层层递进、步步升华,不仅有个人对伟人的崇敬,更升华为整个民族对伟人的集体缅怀。尤其结尾“清风浩气满山川”,将思念融入山河气象,让这份情感既有细腻温度,更有开阔格局,感染力直击人心。
其三是“笔墨见风骨”,诗句摒弃冗余修饰,字字凝练、句句铿锵,对仗工整却不生硬,韵律流畅更显庄重。如“千秋伟业”对“一世英名”,“垂青史”对“耀九天”,既见文字功底,更藏军人的刚劲气魄——这份刚柔并济的笔墨,恰与红色主题的庄重感完美契合,让作品既有诗词的韵律美,更有革命情怀的力量感。
更难得的是,姚文礼同志将军人的家国担当融入诗中,让《九·九思念》不仅是一首缅怀之作,更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载体。它以诗为媒,连接历史与当下,让伟人精神与清风浩气一同浸润山河,这样的作品,既是对伟人的深情致敬,更是对红色信仰的坚定守望,值得细细品读、深深铭记。
附原诗
今天九月九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9周年纪念日,我们永远怀念领袖毛主席。
九.九思念
姚文礼
韶山破晓迎署光,浏阳奔腾育圣贤。
井岗烽燃挥劲旅,乾坤扭转著宏篇。
千秋伟业垂青史,一世英名耀九天。
今日山河思巨擘,清风浩气滿山川。
202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