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1922年3月5日—2002年4月10日),原名曾庆冠,笔名柳江、马莱、阿文等。湖北武汉人。
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求学。1940年与友人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同年加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曾主编《大刚报》副刊《大江》,历任《长江日报》副社长、武汉话剧院编剧等,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委员,中国新诗学会副会长。
文学活动开始于1939年,主要作品有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散文集《痛苦与欢乐》《听笛人手记》文学评论集《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前》,儿童小说《小鲁滨逊的一天》戏剧《同病相怜》《莫扎特》等。有三卷本《曾卓文集》。《老水手的歌》获全国优秀新诗集奖,《听笛人手记》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2003年获国际华人诗会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朗诵嘉宾简介
童桂馨:中共党员。安徽省朗诵艺术协会会员,安徽诗词协会会员。
曾获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礼赞新时代,诵读新征程”朗诵评比活动一等奖,今获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安徽赛区社会组一等奖。
珍惜
作者 曾卓
一个盲眼的小姑娘说:如果问我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啊,那就是从黑暗中跳出来。给我光!即使仅仅是一天的光。让我看看亲人,朋友,看看星星,月亮,太阳,看看旷野,草原,海洋,看看美丽的画,欢快的舞蹈,看看鲜红的国旗在蔚蓝色的天空飘扬。我想看的东西是那么多,那么多!一天的时间是太少了,但是,我也将感到多么幸福啊!
要是能给我一天的光! 一个耳聋的小男孩说:如果问我什么是最大的幸福?啊,那就是从寂静中走出来。给我声音!即使仅仅是一天的声音。让我听听母亲的低语,弟弟的呼唤。
听听风声、雨声、涛声,听听虫儿的低吟,小鸟的啾鸣。听听唐老鸭怎样笑、灰姑娘怎样叹息。听听诗的朗诵、钢琴的演奏。我要听的东西是那么多,那么多!一天的时间是太少了。但是,我将感到多么幸福啊!要是能给我一天的声音!
一个哑者多么渴望用自己的声音和朋友谈心,用自己的声音歌唱。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多么渴望站起来,走过去和同伴一道游戏,爬山。而一位老人说,他愿意牺牲一切只要能回到少年时光。一切都是值得珍惜的,如果你失去了它。要时时提醒自己,应该珍惜的东西像江水一样在你身边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