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为深入贯彻落实“六个每一个”,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2025年9月7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与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走进坐落于铁观音主产区的安溪墩坂中学。在为期一天的沉浸式实操培训后,该校初三3班的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与自身体验,写下了对现代教育变革的真切感悟。今日特选取吴芬菲同学的佳作,以飨读友。

今天本是平常又无聊的一天,孟国泰先生的到来,却像一束强光,照亮了我们原本有些迷茫的学习与成长之路。他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更是独特的理念与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他的课生动有趣,和传统课堂截然不同。他鼓励我们“特立独行”,强调“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课堂上,他让我们站起来和对子对教,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瞬间打破了以往课堂的沉闷压抑,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偶尔,我们还会被他独特又风趣的话语逗得大笑——老师与同学们快乐学习的场面,像一幅充满青春活力的水彩画。
当我们站起来互教时,大家比学干帮,思维的火花在一对对同学的交流中不断碰撞,整个教室像沸腾的粥,却又各有风味,满是大家不同的理解。互教结束后,和对子拍手击掌的动作,既是对彼此教学的认可,也是相互鼓励的仪式,让我真切感受到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学习氛围。
“拒绝被喂养,拒绝拐杖,拒绝靠父母。路要自己走,饭要自己吃,自己事情自己做,自己开辟新天地。”他的这番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我心上。
过去,我们早已习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习惯老师把知识嚼碎了喂给我们——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看似娇艳,实则脆弱。我们很少思考未来,更少见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而他的话,让我如梦初醒。
孟先生讲的这几堂课,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他让我明白:成长路上,要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要学会独立,不依赖他人;要勇敢扛起自己的责任,努力让自己发光发热。
我相信,只要牢记孟先生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书写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青力点评
文字滚烫,捕捉了“小老师”魔力:互教击掌那一下,合作与竞争同时点燃;拒绝“被喂养”那一句,把独立意识瞬间拉满。细节鲜活,画面感强,是一篇“站起来”的青春笔记!
责编:华新
陈清华:学习本是乐事
很多同学觉得学习是件痛苦的事,不妨看看我听孟教授课后的感悟——其实学习可以很有趣。
学习是一种乐趣,关键在自主,也不妨融入喜爱的事物、用有趣的方法。比如要背“大炮、篮球、飞机、墨水、猴子、自行车、垃圾桶、枕头、树叶、森林、大海、火烈鸟”,两周不复习还不忘记,听起来有点难。可要是编成画面:“大炮里发射篮球,篮球砸到飞机,飞机洒下墨水,墨水泼向猴子,猴子受惊骑着自行车撞到垃圾桶,垃圾桶里掉出枕头,枕头里藏着树叶,树叶被风吹过森林、吹进大海,大海里走出一只火烈鸟”,是不是一下子就有趣了?记起来也轻松多了。
学习要有目标。我们得坚持不懈地追着目标走,要是终日没目标、无所事事,思维会退化、变迟钝。没有目标,就是对未来没期望、没追求,慢慢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
学习更要有积极的心态。孟教授说:“世上只有废人,没有废物!人废了,一切金银财宝都是废物;人不废,一切废物都是金银财宝!”就像成绩不及格时,消极的人会焦虑:“这次又退步了,以后怎么办?”而积极的人会想:“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就好,先把错题琢磨透。”然后立刻行动。可见,积极的心态多重要。
其实孟教授的课上,我学到的远不止这些,短短几百字根本写不完,以上是我目前觉得最该记住的几点。
李妙可:学习感悟
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本是一种乐趣——对新颖知识点的好奇,总能指引我们去探索、去感悟。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独一无二。或许你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但正因为有缺点,我们才有改正、进步的空间;而你的闪光点,会一直指引你向前。做好自己,学会用明亮的双眼观察现实世界,就已足够。
福尔摩斯有句名言:“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有目标、有理想,就是前进的重要方向。没有目标,就像在原地“迷路”、徘徊。现在我的目标很明确:考上高中。我会带着这份期待,好好加油、努力。
今天孟教授还教我们唱了《自主歌》,歌里告诉我们:比起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别人靠不住,自己才是最大的靠山。人要有毅力,不能半途而废;一旦放弃,就是对自己没信心,慢慢就会变成“废人”。正如教授说的:“世界上只有废人,没有废物。”而保持积极的态度,正是不让自己变成“废人”的关键。他还说:“如果人废了,一切金银财宝都是废物;人不废,一切废物都是金银财宝!”变废为宝,正是积极者创造的奇迹。
有努力才会有回报,但一定要拒绝“假努力”。能自己理解的内容就独立完成,实在搞不懂,再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学习效率才高。千万别“摆烂式学习”,只要在学习上真心付出,回报总会如期而至。
学习的路或许难走,但只要认真对待、刻苦钻研,就一定能把这条路走明白。
陈锦钦: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书声琅琅的校园迎来了几位领导。其中一位领导,观察了我们早晨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加减。
十分钟休息后,原本该上英语课,这位领导却先给我们讲了数学的核心要素,比如“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等;还说了我们当前座位排布的来历,之后把班级分成了小组式坐法,又为每个小组选了组长、副组长。我觉得他的教学方式,在很多省份都少见。虽然和别人不一样,但未必是错的——这就是对自己的自信吧。
早晨课前,学校发了三本书。我注意到,这几本书是这位领导和另一位领导共同编著的,当时就觉得他特别有学识,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牛”!
到了下午,这位领导又给我们上语文课,讲了语文的核心要素。上课前,他还让我们朗读上午教的诗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
人都向往美好,就像这位领导说的:“学生可以等于老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自古以来,学生都是教育的核心,但现在很多学生为什么会厌学?我想,大概是以前的教育方式太死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