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与雷锋精神
文/许天杰
“学习需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这首歌,在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我们所处的学生时代,个个熟悉,人人会唱。因为,早操要唱,班会必唱,大会也唱;所以,学习雷锋精神与付诸行动,普及到了每个校园角落,渗透到了每位学生心里。从此,雷锋精神也启迪我们的心智。
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人人争做好人好事,个个争当雷锋式的好学生。所以无论是上学或放学,遇上别人需要帮忙的难事,随手搀扶一把老人的好事,每逢有乡亲拖板车上坡推一把的顺手事,课间借个墨水或一支笔的都抢着帮与做。
记得有一学期刚开学,老师为了将学雷锋活动推向高潮,各班级黑板旁边的墙上都挂有好人好事记载薄,做件好事画上一面小红旗或者一朵小红花,谁做的好事多,就能得嘉奖与表扬。这样一来,放学路上的好人好事也是层出不穷。同学们看到老人提水,连忙上前帮忙抬水;五保户有自发组织的学雷锋小组轮流帮忙打扫清洁卫生;风雪雨天,帮忙单亲家庭做家务洗菜洗衣;还有拾物交公、拾金不昧的事例表扬栏中频频更新。每个周末,班级要开一次评比总结会,看谁做的好事多,便被评上“班级优秀学生”;还推荐到学校表彰大会上发言;更典型的事迹,会报送到公社,还能到全公社各学校进行巡回交流。当年还是小学生的我们,除了做好事,还是做好事;因为整体的氛围是大家都在争当雷锋式的好学生。
记得我读五年级上学期时,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开班会,班级总结好人好事,这次交流的学生有六个,但第一个发言的是我;我一上台拿出我的日记本,讲起了我做好事的经过:尊敬的老师,同学们,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一堆牛粪。”话声未落,一阵哄堂大笑,有的同学还伸出舌头作“呕吐”动作,好像有一股异味涌进了教室似的。我也顾不上同学们的反应,把事情经过径直讲下去。
“那是星期一上午,天气晴朗,我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位大爷赶着大牯牛,在田埂边有青草的地方放牛。挣工分的大人们都去汈东长虹插秧去了。当时我一眼看到棉花田的厢路子口有一堆已经风干的牛粪,我怱想到,大人下田要往这里进去,下田干活不太方便下脚,于是,我放下书包,卷起袖子,竟然毫不犹豫地将牛粪一把一把的捧到田间。后来我又用手抠了一些泥土,将牛粪盖上,以便让它好好地发挥肥效。然后,我走到水沟边将手洗干净。虽然我耽误了上学时间,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但我认为做了一件利于农民伯伯的好事,心里根本就不觉得反胃呀啥的,一点也不觉得脏和臭,反而更加明白了“没有大粪臭,哪有五谷香。”的道理!
我的发言完毕后,老师立马对我进行高度赞扬,表扬我这是不怕脏、不怕累,这是为生产队集体做了一件大好事;还号召全班同学向我学习。听了老师的表扬,我心里顿时美滋滋的。
事情过去了几十年了,这一件捧牛粪埋地里的小事,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因为当时的我们,思想端正纯洁;老师指导我们做好人好事的话就是在培养我们的德行。后来,不论在什么地方,我见到老师,还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
那时候家长对于我们小孩子的教育是言传身教,为纠正我们家懒外勤的缺点,还对我们循循善诱。如果不小心犯了原则性的错误,家长会抽一条细细的竹条,打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跪在地上不敢求饶,还罚站墙角反省自己的过失。“三结合”(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三管齐下,使我们养成做人的根本与良好的习惯。
在那个年代,每天不亮就起床,带上箢箕小锄捡鸡粪、猪粪、牛粪,然后再背书包上学。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我们必须天天收粪、拾柴禾、打猪草;有时遇上农忙季节,还帮忙家里煮粥滤饭炒菜,为了 改善伙食,还下到沟渠里捉鱼挖藕;寒暑假帮忙大人到棉田去捉虫,捡黄豆,撸麦抱子,切塘土等等;那时候的我们,根本没有撒娇卖萌的机会。有哲人说:苦难是一笔财富!所以,我们这些从艰难困苦中走出来的孩子,经得起各种磨练与考验。那时候真的是“不怕脏,不怕苦,一堆牛粪又算得了什么呢?既使是臭也无所畏惧,只要是做一件好事,我们都心甘情愿去做。
是那个艰苦的年代,雷神精神给了我们做人的榜样,培养了我们的良好德行,给了我们成长的动力;我想到捧一堆牛粪事虽微小,但改造一个人的思想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如今的新时代,更加需要弘扬雷锋精神,落到实处学雷锋,雷锋精神可以汇成一股强大的爱的力量。正如当今歌词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许天杰,出生于大跃进次年。武汉大学新闻系函授毕业,从教近三十年,从政近十年;系汉川市教委特约通讯员,半生痴念文学,曾在《汉川报》、《孝感报》、《孝感晚报》《新农民》杂志上发表过几十则故事与小小说;为市刊《汉川文艺》杂志上撰写不少文艺作品,其小说及民间故事作品著有二十余万字。现为《青年文学家》杂志作家理事会理事,城隍港社区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