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纪行——信仰的力量
信义庄
不知是因我们的到来,还是这地历来如此,众团友“成都云上食府”餐毕,走到街上,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眼前的一切恍若梦境。
山上是飞扬的经幡,马路边是一座座庄严的白塔,街旁的咖啡馆前,年轻的喇嘛们,悠闲地品尝着香甜的咖啡;一位上身绿袍、下身黑裙,浓妆艳抹的藏族美美,正牵着爱犬悠悠漫步;餐馆里、商店旁、马路上,来来往往的,除了喇嘛就是喇嘛,间或几个似我们般的过客。已是晚上六点,太阳仍如刀锋一般,眯着眼望向空中,湛蓝如洗,白云悠悠的天际,宁静致远,心若止水。


“桔子酒店”入住,迅即赶去游客集散中心,候车前往“五明佛学院”;人流挪动之际,蓦然发观,两座建筑之间,竟神奇般镶嵌了一幅鲜活的“田园牧歌图”。世外桃源般的存在,令人神醉心往。

排队等待的间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团里几位美美,忍不住纷纷拍照留念。7点刚过,众团友检票登车完毕,景区大巴开始鱼贯而行,直奔喇荣五明佛学院。
车进山谷,路旁不时闪过零星的寺庙、僧舍,远远已能望见山顶大片红色的建筑,车内叽叽喳喳的议论声渐渐响起。转过几个弯道,爬上一处山坡,眼前突然出现一座接一座的寺院、僧舍,那色彩、那密度、那俨然,令人目瞪口呆,车内啧啧的惊叹声此起彼伏。
盘桓上升,车窗视角,几乎只能看到眼前,尽管如此,那一闪而过的景色还是惊艳了众人。一座雕梁画栋,红墙金瓦的建筑房顶,耸立着一座座的金塔,而金塔中间则是两座挂有巨大佛像的方塔,在夕阳的映照下,既富丽堂皇,又神圣庄严,瞅一眼,那敬畏之心禁不住油然升起。心中还在想着富丽堂皇的宫殿,一转眼,一座罩在亭子里的巨大金色器物,又赫然在目,令人瞠目结舌,想入非非。这放在亭子里,又用玻璃罩起,通体金色,满身纹饰,光芒刺眼的东东是什么啊?是佛塔还是转经筒,抑或是其它,但不管是什么,他一定非常的神圣、金贵,否则是不可能享受这般待遇的。车辆转弯,眼里忽然挤进密不透风的红房子。房子上,一扇扇闪烁着或蓝或金光芒的玻璃窗,就像无数双神秘的眼睛,叩问着苍天,也叩问着天下苍生,什么是信仰?!我不关心窗的叩问,我只在乎那窗户后面的一个个喇嘛、僧人、学生,是什么让他们住进了这红色的房子,是信仰抑或其它!。这密密麻麻又错落有致的房舍,有多少人曾经住过,又有多少人即将入住。


几个喇嘛,正摇着转经筒,在夕阳的余晖中沿石阶悠悠攀升,一群红嘴山鸦在头顶轻轻飞过,宁静祥和,如梦如幻。
车辆在快速攀升,一缕阳光突然跳跃着刺入眼帘,山顶到了。已近晚上八点,阳光仍如初升般光芒万丈;金色的霞光,在山峦、寺院、僧舍间挥挥洒洒,浓墨重彩,勾勒的坛城、佛塔、褐红色僧舍,愈加的金碧辉煌,神秘庄严,望一眼,都能捕捉到永恒。沐浴在霞光中转经的僧人、游客,个个心无旁骛,步伐坚定;此刻,对于他们而言,时光仿佛如停止一般,心中除了转经还是转经……。
转经还是游览,视觉的盛宴,心灵的震撼,让众团员突然间不知如何的选择。其实,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这海拔4000多米的佛国,每个团员心中都有着自己的答案。尽情地随心所欲吧!相信,无论如何,都应是最好的选择。
坛城前,灿烂晚霞中众团友合影留念,随后迅速四散而去,各自寻找着自己心灵的归宿。
先去观景吧!路上就被那漫山的红房子深深震撼了,此刻,不趁着霞光万丈,去欣赏这世间独特的风光,滋养贫瘠的心灵,还待何时!
约“洋洋、花婆婆、悠优”等,毫不迟疑地迅速向坛城东面奔去,这里是欣赏五明佛学院的最佳位置了。站在路边,凭栏眺望,东、南、北三面及脚下的山坡上,全是稠密的红房子。这些房子,沿山谷从沟底一直延伸到了山顶,除了几处寺院之外,近乎全是僧舍,密密麻麻,但又错落有致,杂乱中透着整齐,整齐中又不失张扬。仔细查看,红色的海洋中,竟还点缀着几处洁白的房舍,别有一番趣味;大大小小窗户的装饰上,总能看到不同的追求。如果你再细心观察,那房舍的红色也是差别不一的。南北两面山坡上,斜辉映山,房舍一片绯红,耀眼夺目;东面山坡,阳光直射,房舍呈现出玫瑰红般的色彩,明亮温暖;沟底及脚下阳光覆盖不到的区域,则是一片的砖红;身边朱红色的栏杆,说鲜艳欲滴,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有人说:色达是“内伤者的归处”。有人为逃离而来,有人为追寻而至,而我们为何而来?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一切,默不作声,每个人都在思索着、追问着,我是谁?我为何而来?我看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信仰是什么?信仰的力量有多大?站在这里,你心中的答案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在这里,信仰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象的,可以看见的、触摸的。一座座的红房子,就是一个个的灵魂,把信仰的力量诠释的淋漓尽致。
夕阳在缓缓落幕,还有许多地方要去,可美美们仍在此徘徊,凝视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相信,那信仰的烈火正在心中熊熊燃烧。
离开此处,回到坛城二层,眼前全是虔诚的转经者。许许多多身穿紫红色僧袍的喇嘛(阿卡、札巴)、觉姆,以及拖家带口的藏民,把自己捂的严严实实,手捻着佛珠,默念着“唵嘛呢叭咪吽……”,一圈接着一圈顺时针环绕着坛城。那份神圣、那份虔诚、那份坚定,让你不由自主就会加入这转经的行列。一直高反的“小仙”,不停吸氧的“花婆婆”,此刻,在转经的行列里,脚步是那样的轻盈、自在。有人说: 转经筒下,所有的纷扰都会化作经幡上的风马旗,随风而去。还有人说:转经筒的每一圈轮回,都是一次对心灵温柔的洗礼。色达的转经分为3圈、13圈、108圈、1008圈或10080圈几个层级,不同的选择,代表不同的祈福意义,每转一圈至少3到5分钟,计算一下,这要转108、1008、10080圈,需要多长时间。即便如此,那转经者仍然是络绎不绝,乐此不疲。也许这就是信仰的魅力和力量吧!

8:30左右,暮霭四合,天地朦胧,静谧安详,坛城上除了转经者脚步的沙沙声,再无别的声响,那一刻,望着无垠的苍穹,眼睛里竟噙满泪水。

天色渐暗,五明佛学院亮灯的时刻就要到来了,“花婆婆”不顾一切地向坛城西侧观景台奔去,那里是观赏佛学院夜景的最佳位置了。俺犹豫片刻,还是断然选择了坛城二层的平台。等待着、等待着,那心情,就像在泰山极顶观看日出一样激动。先是坛城檐角的鎏金龙首燃起了金色的光芒,继而是山下路边那巨大的鎏金转经筒、五明图书馆、莲洲研究院,随之则是那漫山的僧舍。星星点点的灯火,宛如满天繁星坠入山谷,璀璨而神秘。俯瞰着眼前这绚丽的画卷,心中涌动的情感竟难以言表,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肃穆和庄严。


突然老赵幽幽地一句,“去一层转经了吗?”这一问,突然把俺问懵,对了,光顾欣赏拍照了,咋就忘了转经。不光一层没转,连二层也没转!拖上“洋洋”急急地加入了转经的行列。顶层上不去,那就从二层开始,一圈、两圈、三圈,然后快速下到一层,小跑着如法炮制,六圈下来,大汗淋漓,仅仅用了不到18分钟。

9:10分,规定下山的时刻到了,晚风裹挟着喇嘛的诵经声隐隐传来,让人是那样的不舍,回望一眼佛学院经堂的金色屋顶,在金碧辉煌的坛城下驻足片刻,无奈中快步踏上了最后一辆下山的大巴。

坐在下山的大巴上,心中忽然涌出了无数个假如。假如我们能够走着下山,假如我们能够在山上住一晚,假如我们能够去经堂听经辩经,假如我们能够在坛城转上108圈……。这一个个的假如只有等待来日了,好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早到来。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