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64
永远的红光
张明泉
齐鲁之西,
泰沂余脉,
三县交隅,
沟壑深藏。
昔有龙泉官庄,
荒草没径,
乱石嶙峋。
忽闻国家号令,
千军入山,
始建军工重地。
时值一九七一,
国策定三线,
五机部铸剑为犁,
化工业熔硝作盾。
红光之名,
由是而起。
初辟山林时,
建设者自四海而来,
筚路蓝缕,
戴月披星。
居无屋则席地而眠,
饮无泉则荷担汲水,
夜无灯则燃油以继。
五千民工并肩,
镐凿斧劈,
汗浸岩层;
干部身先士卒,
扛水泥于峭壁,
筑防爆于深谷。
钢丝裂空伤胸肋,
毒食侵躯损胃肠
——两位厂领导
竟以性命殉基业,
青山犹泣壮士魂。
至若军转民之变,
恍若二次开天。
味精试产,
技工日夜钻研,
终得“山菊”香飘四海;
车间自造设备,
啤酒酿成,
乃见“奥波”沫涌金杯。
淀粉厂起于废料,
热电车间变废为宝。
昔时军工重地,
转身为民食中枢。
幼儿园书声琅琅,
俱乐部歌舞翩跹,
“龙泉”村变小社会,
“官庄”俨然世外桃源。
荣光曾耀齐鲁:
双品同夺部优,
双奖并获博览。
文明单位匾额高悬,
先进企业红旗漫卷。
更喜军工二代,
成才者如星布寰宇
——或担纲于政企,
或教授于高校,
或为编导耀影坛!
三线精神,
淬火而生: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
团结协作、
勇于创新,
皆化作民族脊梁。
今观福寿园内,
湖山依旧,
楼宇空寂。
断墙残壁间,
似闻当年机器轰鸣;
斑驳标语下,
犹见昔时热血沸腾。
仰观老战士广场肃穆,
俯察宿舍群荒草萋萋。
红光虽逝,
精魂长存。
遂作歌曰:
泰山苍苍,
济水泱泱
三线往事,
岂敢相忘 。
红光一炬,
永耀东方!
2025.9.13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