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意沉吟
文 如月 播 玥言
墨池边静坐,羊毫在握,便与往古通了消息。铺纸,研墨,心先自静了三分。笔锋饱蘸浓墨,徐徐落纸时,但闻得轻微沙沙之音,似是笔与纸的私语,又若远古的回响穿渡时空,泠泠而来。
篆书之美,在其古拙圆劲,笔笔如铁线银钩。观《泰山刻石》,但见字势匀称,转折处圆融如玉,既含肃穆之气,又带流转之韵。那笔画非写就,乃是铸成,仿佛商周青铜器上斑驳的纹路,沉甸甸地凝着时间的分量。每作一字,须得心、眼、手俱到,笔锋或提或按,墨色遂有深浅,竟在纸上生出立体之意来,似欲破纸而出。
书写之际,羊毫与宣纸相触的沙沙声,断续可闻。这声音不似秋风扫叶那般萧飒,亦非春雨打窗那般零碎,而是细密而坚实,似春蚕食叶,又似远山松涛。笔锋到处,墨渗纸纤维,沙沙声里便有了生命滋长的意味。一笔既成,万籁俱寂,唯有心弦微颤,与古人神交于无声。
篆书之难,不在形似,而在取神。须得胸中有丘壑,笔下才有乾坤。李斯作小篆,“画如铁石,字若飞动”,其庄严整饬,竟包藏天地之象。我看那曲折的笔画,何尝不是先民对宇宙万物的抽象摹写?圆者象天,方者法地,曲折处则寓山水之蜿蜒。
笔停,墨干,而余韵未绝。沙沙声虽歇,却在心上留下刻痕。篆书之妙,大抵如此——它以最简静的姿势,容纳最丰饶的时空;以最朴拙的线条,诉说最深邃的智慧。人与千年文明,就在这笔起笔落间,悄然相通了。
2025—9—15 晨
主播简历
玥言,原名高冀川,1962年生于献县,沧塑集团退体。 爱好文学、心理学,性格开朗,为人正直。愿以玉嗓清音为您带去满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