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715》「飘舞的剑」(8683辑)

晨间寄语
乘着昨日之兴致,今还续上一期写月篇。山里人讲大山里的故事,我以为理所应当。去前年我也写过秋季收成时期的一些小篇,一周前是月全食——中国可见时间:9月7日23:28(半影食始)至8日04:55。一位博主“折腾了一个晚上,耗时四个半小时,把月食全过程拍下来了”。他的四个半小时是从7日23:30至8日凌晨四点。
评论区赞道:“作者蹲守了一夜,执着出大片,真棒!感谢分享!辛苦啦!”如是如是…。
老百姓把“月全食”叫做“天狗吃月”,衍生出敲锣驱赶天狗的民间习俗。古今中外,赞美月亮的辞章文体很多,此处不一一枚举。但乡间却是民喜月,盗惧月也。那个年代,提倡“颗粒归仓”,惜粮如金。然,家贫起资心,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之时,也是老百姓警惕性高的时候。
乡间谁跟谁爱做恶作剧,被戏贬为“狗吃包谷是一伙的”。农村的看家狗不像现在城市人的宠物狗有狗粮,只能是喂猪时狗可以跟猪抢几口,或吃小孩拉的污物。所以有的狗会在包谷成熟时去啃集体的包谷。为了防患于未然,生产队除了派人夜守包谷外,白日叉路口附近的矮包谷上会装有炸弹,专门炸那些来啃包谷的饿狗。
既然知道这个季节会装类似的土炸弹。往往听到炸响,就会跑到现场,我亲眼目睹过,狗没死,但得惨,口腔部分全炸烂。随后便炖了汤锅。约定俗成,狗主人是不敢来认的,更不敢来索赔。因为那是生产队的粮食,也涉及到大家的公共利益。如果知道是谁家的狗,也等于触犯了众努。其间,大多数人家都会把狗拴养,收完包谷,再放开。
我外婆的耳朵特别聋,源于我的一位堂舅会做这样的土炸弹。一次,他制作完炸弹后忙回家吃午饭,就把炸弹放到了外婆的煤堆里,外婆以畚箕捉煤添火爆炸,从此外婆的耳朵被震聋,好在炸药量小,没有重伤…。
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狗也不用到地里啃食包谷。山里人从属山乡属地,有自己的野性,为了那个区域的集体利益,有些事,豁得出去。有生人进了寨子,听到狗叫,最好报上名来,来找谁,要干啥。否则,几条狗追着咬,怨不得寨子里的人。
这样的故事,不是危言耸听。既是个案,也带有一定的朴素意义。
新的一天,早安!
2025.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