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一部戏剧—莱芜梆子《五女拜寿》,对戏剧自己有了一些新的认识。粗浅以为,戏剧之所以在中国源远流长,深得群众喜爱,除了一般意义上的特点之外,还有以下特点。
一、故事情节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中国戏剧很强的故事性是她的主要特点之一。为了吸引观众,戏剧创造了很多权贵跌落、落魄腾达的故事,超出了平常人生的体验范围,让观众在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圆自己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想,从而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人生的寄托。
二、人物个性的爱憎分明、黑白清楚。中国戏剧的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黑白清楚、作者的爱憎也十分分明,符合大多数人以及社会主流的审美观,容易让大多数观众获得价值认可的趋同。为了让奸、丑、恶之徒的特点更加突出,在化妆上也毫不掩饰,总是让这些人暴露无遗,这样做的效果是让那些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太们也能分辨清楚他们,提高了受众的理解水平,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三、丫鬟仆役的穿针引线、上牵下联。中国戏剧的社会阶层泾清渭明,之间的转换也十分普遍,实现这些阶层间联系的往往是那些丫鬟仆役们。他们来自底层,在权贵阶层服务、游走,熟悉两个阶层的情况,所以往往能起到穿针引线、上牵下联的作用,能够把各条线索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2011年1月15日
作者简介:周光天,山东济南人,公职律师,敬业乐文,作品散见于《大众日报》《当代教育》《齐鲁文学》《都市头条》等报刊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