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秋高送爽。涪陵工务段建段20周年之际,关工委组织17名“五老”相聚渝利高铁旁的段机关五楼大会议厅,召开“五老”座谈会,向到会段长、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关工委主任、重庆市报告文学协会9名作家,回望涪工20年,座谈涪工创业史。
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熊家林在发言之前,率先介绍了17位“五老”情况,11位是关工委历届五老,原工会主席退休的丁正贵已80高龄,另外6位是关工委现任“五老”,他们大都是机关各科室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也有一线班组的老工长、老党员。
首先,熊主任欢迎重庆市报告文学社的作家文友们来涪陵工务段光临采风,创作出奇光异彩的佳作。紧接着,熊主任代表涪陵工务段开段元老,同涪工人一起见证了涪陵工务段岁月峥嵘20年,向与会人员座谈了切身感受。
熊主任说:涪陵工务段岁月峥嵘20年,可以划分为前后2个10年来点评。前10年,是涪工人用鲜血与汗水浇筑的艰苦创业史。2005年“3.18”,铁路分局撤销,他和分局机关及相邻工务段11位同志先遣进驻涪陵双宝路,开启了涪陵工务段的筹备工作,3名筹备组领导带领技术人员深入新线检查,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新线交验,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2005年11月23日,路局下文成立涪陵工务段。年底,川渝黔6个工务段首批调入涪陵工务段的237名职工来到沙坪坝职工培训中心,历时一周培训后,2006年1月6日,全部进驻渝怀新线各车间班组,开始了对线桥路设备的养护。熊主任说:在12个车站无生产住房、生产生活设施尚未配套的情况下,随同进入的97户家属在外租房居住,沿线三分之二的班组望着江河没水吃,段安排打沉井,安装自来水。1月17日开通运行货物列车,同年11月1日开行旅客列车,经历了开通时的80公里到100公里再到120公里的3次大提速和渝怀复线建设到开通的艰苦创业史。
2015年~今的后10年,是涪工人砥砺前行的辉煌发展史。随着新线建设的快速发展,科技含量的提升,大型养路机械的进入,设备养护模式的改变,历届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设备养护质量的提升,创造了连续6年实现安全年、连接6年保持集团公司安全优质工务段的最好成绩。
借此机会,熊主任向与会人员通报了集团公司关工委重庆分会《红军长征史》“中华魂”主题读书心得体会征文评选结果:6位“五老”与8名青工结对包保的8名徒弟,通过电话、微信,引导徒弟在思想上不断进步,在业务技能、写作水平上不断提升,指导8名徒弟撰写的读《红军长征史》“中华魂”主题读书心得体会征文,推送3篇优秀征文同分会25个站段推送的80篇优秀征文,参加分会征文评选,涪陵线路车间2024年新入路大专生王文鑫夺得第一名荣获一等奖,设备运维车间2021年新入路大专生刘洪君夺得第二名荣获二等奖,线路技术科2023年新入路本科生李思翰夺得第四名荣获二等奖,在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前10名奖项中,2位“五老”指导3位徒弟撰写的征文捧走前三名奖项。
最后,熊主任代表段关工委,祝涪陵工务段的明天更美好!祝涪陵工务段青工在党的雨露阳光哺育下茁壮成长,在涪陵工务段高质量发展中勇挑大梁! 紧接着,“五老”代表丁正贵、何平介绍了涪工峥嵘20年各级组织引领青工成长成才的典型案例;段长、书记、工会主席、关工委主任对“五老”们退而不休,为关心关爱下一代,引导青工成长成才,为涪陵工务段的高质量发展奉献的余热表示衷心的感谢!
座谈会结束,作家们分头对“五老”们回望涪工20年的感人故事进行了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