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西北课改名校共同体邀请,9月15日,全国课改名校、陕西省宜川中学数学学科教研员张晓梅老师和历史学科主任胡中秋老师到成都师范学院德阳高级中学指导课改推进工作。
上午,张晓梅老师到七年级一班上了一节数学学科示范课 《“五步法”试卷讲评课》,并观摩了初二生物、物理学科的常态课。胡中秋老师到高一三班上了一节历史学科示范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并观摩了高一地理、历史、政治学科的常态课。
下午,张晓梅老师给成师德高初一、初二年级全体科任教师做了《求真务实谋改革,以人为本促发展》的专题报告,并与老师们进行了座谈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课改的四点成功做法。一是起始班的习惯培训,学科入门。二是毕业班的中考备课六步骤。三是小组建设的具体做法。四是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凝聚力的营造。
第二部分:介绍宜川中学课改经验,鼓励成师德高老师坚定课改信念。张老师指出,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全体教师要团结一心,发现问题不断整改。德育处和教学处要有计划、有目标的稳步推进课改,使每项工作都能落地生根。
第三部分: 对数学学科新课改的思考。一是做放风筝的人,而不是追风筝的人。二是让学生在创造中长大,而不是长大后创造。三是相信学生,理解学生 ,解放学生 ,发展学生。四是做一个善于积累,有梦想的教师。
胡中秋老师对成师德高高一、高二年级全体科任教师做了《激发学生活力,提高课堂生产力》的专题报告,并与老师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分为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胡老师根据自己在宜川中学17年课改的亲身经历,就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这一核心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六点主张。胡老师指出:正确的教育观、教育态度是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激发学生表现欲是抓手;鼓励学生是有效的动力;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是核心。
第二环节:成师德高的老师们就当前自主课堂遇到的瓶颈问题与胡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建立课堂评价激励机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培养学生树立“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意识。胡老师根据成师德高学生基础薄弱、能力水平与自主课堂失衡的现状,结合宜川中学双自主建设的相关经验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解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高度认可。
此次培训主要为了解决成师德高师生在具体学科课改方面遇到的理念与方法问题。两位来自全国课改名校的学科专家通过观课、上示范课和面对面座谈交流,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成师德高师生在高效课堂流程、导学案编写、小组建设、课堂评价与班级文化建设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而且坚定了广大师生课改的信念,为成师德高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