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脉公孙进书院,知源识变重传承

淄川区诗词学会走进公孙书院

“四时皆可喜,最好新秋时”。2025年9月10日,正值第41个教师节,淄川区诗词学会开展了“跟着诗词看书院”活动。本次活动走进了将军路街道公孙书院,区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玉霞老师担任主讲,将军路街道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陈僳主持讲座,区诗词学会许永兴会长带领近30名诗友参加了本次活动,将军路办事处各社区代表50余人聆听了赵老师的精彩讲座。

“问脉之要,在于知其源、明其流、识其变。”赵老师先从西汉名相公孙弘入手,探讨公孙弘与公孙社区的历史渊源,探寻公孙弘的理论思想与政治作为。赵老师讲到,公孙弘少年家贫,牧猪海上,四十而学,六十岁被推为博士,七十四岁任御史大夫,七十六岁拜相封侯。布衣宰相公孙弘的一生,家贫而好学不辍,仁孝且节俭,以“和”治国,反对酷吏,体恤百姓,不强扩边,为选贤任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赵老师强调,公孙弘是不是淄川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公孙村在,就有公孙弘精神在!我们要继承弘扬先贤精神,为辉煌厚重的般阳文化再添光彩!
接着,赵老师又着重讲解了清初孝妇河畔的淄川文化名人,以高珩、唐梦赉、王樛、孙蕙等历史名人的事例展现淄川孝妇河两岸的文化盛况。赵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史功底,系统梳理了清初孝妇河畔淄川文化圈的名人轶事,为现场听众绘制了一幅生动的地域文脉传承图谱。赵老师强调,清初孝妇河畔淄川文化圈在清初阶段,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文化史诗,这里有文人的才情与雅趣,更有士人的担当与情怀。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读;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

课程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引领我们参观了公孙书院。
这里是“大家小院”,设立了亲子乐园、学生自习室、手工坊、就业咨询室、文体乐器活动室等众多文化服务阵地。文化书院不仅为社区孩子们提供阅读与学习的空间,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阵地;还引入专业师资开设二胡、声乐、书法、瑜伽等课程,成为老年人的兴趣孵化地,让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智慧公孙”平台,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服务,观看文化活动直播、学习课程回放,实现“一键直达”的文化服务新体验。

这次的进书院活动,赵玉霞老师的课程为大家搭建了宝贵的文化学习与交流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公孙书院文化建设。从“一间书院”到“一片阵地”,这里用文化的温度凝聚人心,用多样的活动点亮生活,让社区不仅有“颜值”,更有“气质”,成为人人可参与、可创造的文化新阵地。
( 张春华)

杨升发
布衣丞相公孙弘
始究春秋于不惑,公羊传里太平波。
轻徭喜得民情赞,薄赋惊闻圣化歌。
礼义仁廉归一统,心形声气酿中和。
推崇儒学法家伴,治国良方胜佛陀。
听赵玉霞老师讲清初孝妇河畔淄川文化圈感赋
盛世登科中皇榜,众星璀璨耀般阳。
王廷际会雄谈健,词赋功名放眼量。
劲节林泉心磊落,清风朝野志轩昂。
文光又映孝河畔,书院承研情未央。
王文良
听赵玉霞老师讲公孙弘(通韵)
书院初开气象新,公孙庄上讲公孙。
布衣丞相同僚惑,系意烝黎广众尊。
儒法相融和作主,德才兼备吏当根。
第一侯者载青史,大器晚成天下钦。
史良太
布衣丞相公孙弘(通韵)
出身卑贱放猪生,志至真才器晚成。
厚孝谦恭众钦佩,公孙业绩史传名。
许永兴
走进公孙文化书院
人说一村胜半城,来巡书院意纵横。
屏端汉相施儒道,墙上清官享盛名。
引智招商楼月起,亲民廉政袖风生。
临窗案卷迎霞彩,共淬情操共举旌。
咏布衣丞相公孙弘
菑川寒士起田畴,晚挈儒风佐汉刘。
力主分经垂教化,改良察举拔骅骝。
封侯首破台衡例,辅政常调盐铁筹。
莫道迂回遭世议,千秋典制溯源头。
黄宽远
走进公孙书院听赵老师讲课(通韵)
公孙书院讲公孙,汉代朝中为重臣。
建立太学国策好,封侯封相布衣人。
孙启亮
参加公孙书院“问道诸子”听赵玉霞老师授课感句(通韵)
一
布絮公孙弘苦史,寿光海岸幼牵猪。
胸怀治世鸿鸪志,恭谨爱民论语书。
任上清廉忠孝盛,勤诚德善俊才出。
封侯拜相博学后,晚岁唯贤此辈殊。
二
鬼谷育人灵,般阳多贡生。
明清文鼎盛,诸子数高珩。
志异世名录,诗词剧韵承。
鸿儒书翰海,撰字汉天星。
马宁
听赵玉霞老师讲《布衣丞相公孙弘》有感(通韵)
布衣卿相起乡邦,执简持经气自昌。
一片至诚昭日月,千年俭素映华堂。
和为大道开新治,贤是良规立纪纲。
讲罢书声回院落,清风还共桂花香。
听赵玉霞老师讲《清初淄川文化圈》有感(通韵)
孝妇河边聚俊英,华章交映振书声。
高珩清气扶纲纪,梦赉新篇寄性情。
鬼魅惊魂开幻境,贤杰留册耀春明。
斯风永灿流芳远,浩荡文光赓续行。
张春华
听赵玉霞老师讲《名相公孙弘》有感(通韵)
问脉般阳千载根,公孙书院忆公孙。
浩然正气今犹在,墓冢无存何必寻。
参观公孙书院有感(通韵)
新村叠翠入新秋,名相遗风岁月留。
莫道巷深无雅韵,书声漫过几重楼。
侯发玉
听赵玉霞老师讲公孙弘(通韵)
公孙村里讲公孙,济济一堂听认真。
牧豕布衣成宰相,汉家儒术始称尊。
听赵玉霞老师讲清初淄川文化圈(通韵)
书堂满座静无喧,注目凝神聆讲筵。
孝水波涵载文脉,清初星耀数先贤。
高珩气度松筠骨,蒲氏锦章狐鬼缘。
赵李孙张名士列,般阳芹藻盛空前。
窦玉华
访公孙智惠村(通韵)
昔慕公孙子,今崇智惠通。
云联千户暖,网护万家融。
服务涵耆幼,春晖映巷红。
社区多瑞祉,岁岁乐无穷。

赵玉霞
公孙书院讲课(通韵)
公孙书院忆前贤,熠熠英才列似山。
丞相古稀方𦲷任,小官十几侍君前。
骚坛领袖为司寇,志异名家傍柳泉。
德厚品高留雅韵,文光熣灿耀千年。
注:大窎桥村王樛,十七岁入京做御前侍卫,人称“王小官”;高珩做刑部左侍郎,刑部侍郎别称“司寇”。
参观公孙史馆(通韵)
图画帧帧亮眼眸,公孙十史物华稠。
城南福地多才俊,古韵新歌唱不休。
观智慧公孙运行服务平台(通韵)
科技搭成智慧台,千端万绪入屏来。
繁难应手变微事,和洽之花处处开。
宋长灵
布衣丞相公孙弘(通韵)
公孙庄里议公孙,丞相布衣千古尊。
寒舍苦读明事理,皇堂辅佐固朝根。
亲民廉政品行赞,封侯安邦功绩存。
葘地错书淄不怪,好官争载有碑文。
清初淄川文化圈(通韵)
淄邑文渊庚续长,清初贤仕谱华章。
高珩辅佐皇宫盛,梦赉回乡地域昌。
千首诗篇流古韵,一集志异耀辉煌。
而今书院村村办,街道楼前闻墨香。
赵金雷
听赵老师讲布衣丞相公孙弘有感(通韵)
寒门怀志心高远,大器晚成皇命官。
谦让和合安社稷,爱民勤政永流传。
走进公孙书院(通韵)
文峰山下忆先贤,千载公孙故事传。
学苑今开史学课,书香漫涌惠家园。

翟丕万
长相思·听赵玉霞老师讲公孙村来历(通韵)
说公孙,溯前尘。村史村名文脉深,渊源细探寻。 现如今,览公孙。文脉丕承处处新,迎眸皆醉心。
清平乐·闻知淄川明清时的文化圈有句(通韵)
般阳古邑,文运隆昌地。升起明星秋夜似,赶在明清辉熠。 蟾宫折桂频频,宗亲额手欣欣。无数门楣显耀,惠及后辈追跟。
听赵玉霞老师讲淄川明清时的文化圈(通韵)
人才济济忆曾经,古邑般阳耀众星。
秋试春闱频上榜,尚书首辅屡添名。
王家坟顶青烟冒,韩府门前华盖停。
孝水汤汤文运盛,今朝是处尽龙腾。
陈刚丽
赞布衣丞相公孙弘(通韵)
尊儒尚法利千秋,重义轻财誉九州。
大器晚成为世范,德高年劭奖封侯。
听赵老师讲述布衣丞相公孙弘生平有感(通韵)
布被蔬食担孝义,为官重道选贤良。
公孙故里知何处?不论他乡或故乡。

总审:赵玉霞
审稿:翟丕万
统筹:张春华
编辑:宋守娟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