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平“桑兰”吴苏平
文/冯创志
对于许多80后、90后而言,桑兰的名字,是跳马台上翩然起舞的励志传奇。作为国家体操队的一员、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她以一抹坚韧的微笑,照亮无数人的心灵。而在侨乡恩平,也有这样一位以意志改写命运、用坚强回应苦难的人——他叫吴苏平,今年七十岁。2000年春,时任恩平市沙湖镇党委书记的他,在工作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二十五年光阴流转,他如今怎样?九月十六日,我偕同退休多年的原恩平县长冯炎及其夫人,前往碧悦四季酒店,探望了这位老朋友。
令人欣慰的是,吴苏平的状态出奇地好。他头脑清晰、记忆精准,谈吐有条不紊、声如洪钟,更难得的是,言谈间仍闪烁着二十五年前的幽默与智慧。他说起观看央视“九三”阅兵仪式时,情绪格外振奋:“国家真的强大了,中国人扬眉吐气,任何反动势力再也不敢小觑中国!今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安定、更幸福。”语声中洋溢的家国情怀,让我们不禁频频颔首,心生敬意。
吴苏平生于1955年,青年时代便已是恩平政坛上一位才识出众、深得民心的干部。从公社党委委员起步,他先后担任大槐镇镇长,和大槐、圣堂、沙湖三镇的党委书记。在恩平,能连续主政三镇的干部,凤毛麟角,足见其能力卓越、深受信任。2000年,正值壮年的他调任沙湖镇党委书记,并获提名进入市级领导班子。可命运无常,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令他高位截瘫,人生从此转向。我们这些老朋友,当时无不扼腕叹息。虽偶有探望,却始终难解心中的牵挂与憾恨。
但吴苏平终究是吴苏平。
他没有被这场浩劫压垮,反而以钢铁般的意志迎向治疗、重建生活,拒不向命运俯首。
从医嘱最基本的泡脚、进食开始,他一点一滴重新学起。他告诉我,如今每天上午、下午必各做六十分钟的腿脚运动,雷打不动。现在他的手臂已能抬至七八十度。在我们两个半小时的交谈中,他几次从容唤保姆送来茶点,动作间透着一股静定的节奏。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还自学研究起铁皮石斛与红参的药用价值,亲身尝试后觉得有效,便热情地向我们推荐——那一刻,我们仿佛面对的并非一位长期卧榻的病者,而是一位博识而慷慨的生活智者。
我们原以为他常年静养家中,他却郑重地说,每年都要去江门、电白等地看一看,亲身体验南国大地的变迁。每一次出行,都有夫人梁润英与子女贴心相伴。他几次约老友在江门、恩城相聚,畅谈国家与社会新貌。他说:“每次出门,回来都装满一脑子的见闻。”正是这般开阔的胸襟与不停歇的思考,让他身困一隅,心驰千里,始终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共进。
言及点滴进步,吴苏平屡次深情感谢夫人梁润英。与他同岁的梁润英,我曾相识——她曾任恩平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副科长、市司法局副局长,是一位勤勉敬业、默默奉献的好干部。二十五年来,面对丈夫的厄运,她从未有一句怨言,以全身心的守护与陪伴,撑起了丈夫生命的半边天。当我们由衷赞美她时,她只微微一笑,淡然地説:“这都是做人的本分,做妻子的责任。”即便在现代医学条件下,高位截瘫的康复仍是一场涉及皮肤管理、呼吸维持、机能训练和心理建设的漫长跋涉。梁润英做到了,而且做得沉默而坚定。她是一位真正的巾帼。
吴苏平是不幸的,但他二十五年如一日,以超凡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与疾病抗争,这份坚韧,令人肃然起敬。
他所展现的生命力量,值得每一个人躬身学习;而他与夫人梁润英共同写下的这段岁月,更是一首关于爱与坚守的深沉诗篇。
冯创志,原恩平报报社长,原恩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原恩平市发改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