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上高,有这么一个地方
韩济生
第1回 来自11军团的会议
1941年3月13日,在江西南昌的日军司令部召开了日军11军团最高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有11军团的高级指挥官:有11军团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参谋长木下勇,第33师团长樱井省三,第34师团长大贺茂,独立混成旅团长池田直三及各位高官。
会议室仍然比较简陋,日军崇尚节俭,特别是在战争的艰难阶段。三张大桌子,拼成了一个长条桌,桌子上连一个茶杯都没有,如果开会的人渴了,对不起,只能开完了会,自己到一边去喝口白开水。椅子也很简单,普通的杂木椅子,油漆都快掉了,并无奢华之处。
只是在北面墙上显要位置上,挂着擦得干干净净的裕仁天皇半身像。裕仁天皇年轻得有些呆板的面孔正在一丝不苟地注视着开会的军官们。
就在会议桌的旁边,有一个做得比较规范的军事模型,显现着11军团的整个防区,能最直观地显现着华中地区中日的对峙形势,复杂的山川地貌及主要的军事部署状况。
园部和一郎开门见山,直接阐述了开会的主题:“各位11军团的指挥官们,我们11军团也就有十几万人马,可是在这么广阔的华中地区防守,面对着中国军队第五战区,第九战区,上百万人的围攻,困难不小啊!对于如何防御好这个区域,如何战胜中国军队,大家有什么高见,尽管说来?”
稍微一停,有点儿疲软的33师团长樱井省三说:“是啊,好汉难抵四手,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一个县城派上一个中队,也把我们的部队全部占用了。虽说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可是有些重要的城镇,不得不防守。打击敌人的主要力量是机动兵力,可是我们的机动兵力又有多少,大家不是不清楚吧!”
骄横的34师团长大贺茂大叫着:“不要灭了我们的士气,而长了敌人的威风。我们大日本皇军和中国军队相比,仍然可以说以一当十。我们对付中国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打得他们没法还手,也就是最好地进行了我们的防御。”
“说得好!”园部和一郎大声地叫好说,“对付中国军队的四面围攻,我们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只有不断进攻,才能消除中国军队对我们的骚扰,不断地消耗他们的实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打击中国军队。”
参谋长木下勇不失时机地说:“中国有句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战争的主动权从来都是掌握在主动进攻的一方手中。”
园部和一郎目光炯炯地看了大家一眼说:“下面,就由参谋长来说一说这一阶段主动出击的情况吧!”
参谋长木下勇站起来,对大家谦恭地说:“好吧,我先说一说,然后再由大家来评判一下战役的得失吧!11军团军部于去年的11月7日下达了对第5战区随县以西、钟祥以北、荆门以北作短促突击的作战命令。参加的部队主要有第3师团、第4师团、第17师团、独立混成第18旅团,总兵力达到了10万人。
“在交战中,李宗仁的第5战区还是采用了过去的老战术,那就是一味退却,避开了我们的进攻。我们行军几十公里,四面合围以后,没有发现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当然在包围圈中也捕捉到了团、营一级的小股部队。
“短促突击,时间不可能太长。如果太长的话,李宗仁又是老战术了,他们就是不断后撤,阻击我们的部队,然后到了一定时候,就会主动出击。为了防止第五战区的反击,我们在11月22日,就撤出了这次战役。战役总结的话,我们是战死132名,战伤445名,而中国军队方面是战死3000人。”
大贺茂问道:“和中国军队汤恩伯的31集团军交手没有?”
木下勇说:“没有。”
园部和一郎说:“我们这次的战役目的就是要消灭或者重创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可惜啊,这次没有逮到他。”
木下勇继续说:“11军团军部于今年1月集中第3师团,第17师团,第40师团,坦克第7、第13联队等发动了大规模进攻。此次进攻的方向主要是豫南,目的就是围歼汤恩伯31集团军的主力。此次除了这3个师团以外,同时还有4个师团作为策应,使用了大批航空兵助战,包括秋山丰次少将的第1飞行团所属森玉德光大佐的侦察、轻轰炸第44战队。
“第五战区的李宗仁还是用老战术对付我们。他命令一部主力节节抵抗,对我们进行一定杀伤后主动撤退,同时集中主力在二线准备全面反击。我们第3师团进入舞阳、第17师团进入上蔡和遂平、第40师团进入项城,其实只是占领4座空城,根本没有捕捉到中国军队主力,我们受到了一定伤亡。
“这次战役还发生了这样一种情况。张雪中的第13军,在舞阳以南的山区尚店一带攻击我们第3师团,造成我们3000多人的伤亡,还击毁了我们6辆坦克。我们第17师团也遭受李楚瀛第85军的伏击,伤亡较大。
“此时接到情报部门的报告,南阳很可能是中国军队前敌指挥部和通讯中心,所以11军立刻继续进攻南阳。在2月4日由第3师团攻占南阳后,却还是一无所获,同时遭到了中国军队的四面围攻。在这种情况下,军部为了避免被动,立即下令部队总撤退,所部全部撤回原出发地。”
听到对豫南进攻的总结,大家的心里都在想着,看来,这回出师不利,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是这样的话不能说,谁也没有做出对战役的评价。
为了打破会议的僵局,大贺茂问:“中国有一支韩行领导的南征军很厉害,总是在战争最要紧的时间最关键的地点,他们出现在哪里。不知,这回他们出现了没有?”
木下勇说:“没有,这回还没有发现南征军的影子。”
大贺茂说:“那我们34师团就等着,渴望和南征军决战,看看是他们厉害,还是我们厉害。”
园部和一郎提醒他说:“大贺君,不要轻敌哟!这个南征军,虽然人数不多,也就只有3000来人,但是他们有空军、炮兵、坦克兵,还有特种部队,是一支综合的机械化部队。中日开战以来,我们屡屡和他们交战,但是都没有占到什么上风。汤恩伯的31集团军,王耀武的74军,韩行的南征军,已经列入我们的主要战争对手的名单。逢到和这些军队交手时,大家务必加倍小心,弄不好就吃了他们的亏。”
大贺茂还是倔强地说:“我就不信,他们会有三头六臂,我们的34师团,就愿意打这样的硬仗,就愿意啃这样的骨头。”
木下勇继续说:“豫南作战之后,我们由于连续作战非常疲惫,部队稍微休整了一个月。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军队又打上门了,这次我们被攻击的地方是宜昌。自从宜昌被我们占领以后,中国军队多次调集重兵频繁反击,甚至多次打到宜昌城下,搞得我们非常疲惫。
“看来,我们是不打不行了,我们出动了13师团,对这一线的萧之楚26军为主的中国军队进行大规模合围。虽然只有1个师团,不过这一个师团抵得上改编后的2个师团!”
这些军官都清楚,13师团并不是说,他的战斗力多么强大,而是他的兵力足够多。日军部队根据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已经将师团下属4个联队改为3个联队,取消旅团的编制,由师团长直接指挥联队。而13师团由于战事频繁,实在没有时间改编,还是下属4个联队的编制。加上配属的增强部队,该师团总兵力已达到3万多人。
木下勇又接着说:“26军和我们打了8年交道,熟知我们的战略。13师团刚一攻击,26军立即以山地丘陵依托阻击,一旦遭遇合围立即迅速突围。同时李宗仁命令,第2军所属何绍周的第103师从右翼进行增援并发起反击。另以26军的丁治磐第41师进入我们后方,进行袭扰。
“中日双方拉锯到3月11日,我们的攻击势头不可谓不猛烈,我们的士兵不可谓不英勇,却就像快刀砍棉花,根本发挥不了威力。部队四处出击,找不到中国军队主力,却四面受到他们的围攻。粮食也快要耗尽,最后13师团为了避免被动,只得撤回宜昌,此次战役结束。”
听完了木下勇对三次短促突击的介绍,大家都不言语了,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说得再好听,这三次突击基本效果不大,看来并没有消灭中国多少军队,地盘呢,更是没有占到。
园部和一郎也感觉到大家的情绪有些压抑,鼓励大家说:“以我们11军团有数的这点儿兵力,对付中国军队第五战区第九战区的上百万人马,这已经很不错了。就在我们的战区内,有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江西西部的上高,它就在南昌西边的120公里处。
“上高的位置非常重要,它扼守从南昌到长沙的湘赣公路,东面是鄱阳平原,西面则是九岭山与罗霄山。我们如果进攻长沙,就务必占领上高,而中国军队要反击南昌,也务必控制上高。一旦我们占领上高,就会从侧翼对湖南的第九战区主力造成极大威胁。相反,中国军队如果控制上高,我们就很难从侧面威胁长沙。再说,上高还驻有19集团军司令部和74军军部。”
大贺茂抢话说:“是啊,19集团军的罗卓英和74军的王耀武我们必须拿下。司令官阁下,那我们是不是下一步就要打上高,进攻他们的老巢?”
园部和一郎说:“是的,我正在考虑。这也叫擒贼先擒王,打蛇要打七寸。”
大贺茂又接着说:“那就快点儿打吧,我们34师团渴望着这场战斗,一定要最先占领上高。”
“但是,时机还不成熟啊!”园部和一郎却说。
大贺茂虽然好说话,但是没敢再问。园部和一郎所说的时机不成熟,他也猜到一些,但是不能说,以免弄得总司令下不了台。
园部和一郎有些话不能对部下说,只能一口苦水咽到肚子里。因为华北形势不怎么好,自从北方的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后,华北的形势一直吃紧,再就是山西中条山地区驻扎的18万中央军,也对日军造成重大威胁。
日军派遣军总司令部,决定调33师团到华北去,参加对八路军和国民政府中央军的作战。
园部和一郎接到畑俊六的电话通知后,大为震惊,华中方面本来兵力捉襟见肘,如果再把33师团调走,华中的局面还怎么支撑。所以,他就把这个事情独断专行给压下了,他对33师团樱井省三下达命令说,没有他的命令,33师团不能随便行动半步,否则,军法从事。
好在,最高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知道园部和一郎重兵在握,也没有怎么为难他,还在耐心地等待着园部和一郎的消息。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作战参谋前来报告说:“司令官阁下,最高司令部又来电话催促了。”
园部和一郎点了点头说:“好的!”慢慢地走向了旁边的参谋部电话机旁。
他在慢慢地想着自己的心事,如果最高司令部调走第33师团,华中的形势有可能崩溃,如果拒绝执行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命令,那也是不现实的。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陈述自己的意见,把华中的困难形势给最高司令部说一下,力争把33师团留下,就算留不下的话,那也要等打完上高战役再走。
园部和一郎慢慢地拿起了电话,听到畑俊六的声音时,他“啪”地一个立正,表示对畑俊六的尊敬。畑俊六倒是蛮客气的,对园部和一郎说:“园部君,我给你说的调33师团到华北作战的事情,考虑得怎么样了?”
“是这样的,尊敬的司令官阁下,”园部和一郎软中有硬地说道,“华中的形势非常严峻,李宗仁的第五战区,薛岳的第九战区,都是中国军队的悍将,他们各自指挥着几十万中国军队精锐,对我们11军团的防区展开了不间断的骚扰和进攻。
“目前我们是一比八的兵力对比,如果再把33师团调走,那33师团的驻地谁来防守。就我目前的能力,很难指挥这样困难的局面。为了大日本帝国的前途,为了华中这片广阔的区域,我看,司令官还是另请高明吧!”

韩济生,笔名:沃土、沃土456、 沃土789。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国际诗词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济南周三读书会成员。《都市头条•济南头条》签约作家、17K签约作家、奇迹作品签约作家、喜马拉雅人气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