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关何处
__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与生命回响
文/刘培廷
第十三章
“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经过七年回乡艰苦劳动的磨炼,在亲友的帮助之下,我终于盖起了三间茅草屋,正准备“死心塌地”当一辈子农民。就在这个时候,党的一缕阳光照在了我身上——1973年9月,我幸运地重新获得了赴六安农校求学的机会。
重新成为学生的几年里,睡梦中我仍时常回到生产队干活的情景:和同伴比赛收割麦子、上山拉石头修建电灌站、奋战在扒大河的工地上、聆听“灵璧县人民广播站”那熟悉的红色电波声……
梦醒时,我总恍惚自问:我怎么睡在学校双人床上了?这是真的吗?直到看清周围的环境,才确信自己真的回到校园,再度成为学生。
两年的学习,我和同学们都如饥似渴,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求学机会,努力钻研农业科技专业知识,同时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在校领导、老师的殷切关怀和党组织的悉心培养下,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我重新确立了自己的信仰,并在毕业之际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我留在母校工作。
工作后的数年间,每次回灵璧探亲,在来回的旅途中,我总期盼能偶遇灵璧中学老三届的同学,盼望能得知他们的去向和近况。每次回家,我也总有意无意地去灵璧县城转一转,希望能遇见老同学,或是捕捉到关于他们的点滴信息。
1994年,我在单位同事中率先花了三千元初装了私家固定电话。大约2000年左右,通过灵璧县地方志编辑的《灵璧名人录》,我先后查到了某大学学院书记Q泽静、某地区公安局科长W暑光、山西某县副县长Z贤勋等同学的联系方式,并一一打通了电话。
最具戏剧性的,是通过亲戚找到了住在灵璧城关的S华同学家的电话号码。一天晚上,我拨通了她家的电话:
“喂,您好!是S华家吗?”
对方回答:“是的,你是哪位?”
我说:“我就是那个好尿床的刘培廷啊!”
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电话那端传来了一阵开怀的大笑声……
这背后还有一段往事。初中住校时,S华好像是班干部。一次她带同学来我们男寝室检查卫生,发现我的被子没叠,就顺手帮我叠了起来,结果却不小心发现了我尿床的“秘密”……
直到近年,我才大致了解到我们初中52位同学的情况:县城中的十几位同学作为下放知青,回城后进入工厂、事业单位就业,或参军退伍后按政策安排工作;其余三十几位回乡的同学,有的参军并提干,有的当了民师后转正入编,有的成为“赤脚医生”,也有个别招工进城。包括我在内,能够继续求学、参军提干、成为教师或进入央企的同学,算是比较幸运的。约70%左右留在农村务农的同学,人生前半段虽较为艰难,但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活都已大有改善,基本实现脱贫。
如今我们班的初中同学均已年过古稀。据不完全统计,加上2018年老三届联谊会后又有五位同学离世,至今累计十七人先后去世,约占全班32.7%。
最早在八十年代离世的Z心昌和Z月兰两位同学,其命运明显带有时代的悲剧色彩。他们的不幸离去,总让生者痛心扼腕。
我们这一辈,是“生在新社会,听毛主席话”长大的一代。当我们在课堂上对“共产主义理想”充满无限向往时,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突然从天而降……
人性的善恶,早在先秦就被祖先讨论不休。当社会的氛围压抑了人性中的“善”,“恶”便会挣脱禁忌,狰狞地践踏文明、正义与善良。
被代数老师叹其不争的Z新昌同学早逝,表面上看或许是因病医治无效。可是当年灵璧中学“大批判专栏”中,还清楚地张贴着他揪斗我们亲爱的闫成义校长的大幅照片。我想,新昌同学生前也许曾因自己的过激行为而有过心灵的醒悟与忏悔吧……
我庆幸自己,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否则,我将终生内疚、悔恨难安,永无宁日。
Z月兰同学为我留下了中学时代最后的美好记忆。她家住城东农村,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学习认真,像个听话的小妹妹般单纯。她婚后生有一女,却在八十年代初因再次怀孕不幸离世,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令人痛惜!……
这也让我想起那时农村“小病养、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医疗状况。月兰同学,你已不知道,如今我国农村已普遍建立“新农合”医疗保障体系,你那样的悲剧不会再在后代身上重演。安息吧,月兰,我们永远怀念你!
(待续)
2018年3月作,2025年9月16日修改

☆作者简介:
刘培廷: 档案记载生于1951年(实为1950年生),中共党员。原六安市农委所属植保站高级农艺师,于2011年退休,现居合肥。
1975年,毕业于六安农校植保专业,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1979至1980年,赴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进修,潜心深造。1986年2月,调入六安地区植保站,直至2011年10月荣休。
自1991年起,心怀不止步的信念,业余攻读法律——先取得电大毕业证书,又参加法学本科自学考试,并于全国律师资格证考试中奋力一搏,虽以三分之差未能圆梦,却未曾辜负奔赴理想的年年岁岁。
退休之后,为遣兴抒怀、活跃思维、偶尔提笔写些散淡文字,不拘工拙,惟愿自娱,亦以暖余生。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