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瘦西湖
隆光诚(广西南宁)
一泓碧水泛瑶烟,洁静澄涵毓俊贤。
廿四栏桥添异彩,万千儒士续奇篇。
梢头豆蔻清飔舞,池里芙蕖慧火燃。
楼榭亭台争古雅,雄姿爽飒映湖天。
隆光诚的《七律·瘦西湖》以凝练的笔触勾勒出瘦西湖的秀美与人文底蕴,其艺术特色可从以下角度评述:
一、意象选取与意境营造
自然与人文交融:首联“碧水泛瑶烟”以水雾氤氲的视觉意象开篇,既写湖面空濛之景,又暗喻扬州“毓俊贤”的文化积淀。颈联“豆蔻清飔”“芙蕖慧火”通过植物动态与光影的拟人化描写,赋予景物灵动的生命力,与张瑜诗中“柳岸欢”的拟人手法异曲同工。
历史典故化用:颔联“廿四栏桥”呼应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的典故,而“儒士续奇篇”则暗合瘦西湖作为盐商文化载体的历史背景,与汪沆“垂杨不断接残芜”的文人视角形成时空对话。
二、格律与修辞技巧
工稳对仗:全诗严守平水韵(如“烟”“贤”“篇”押先韵),中二联对仗严谨。如“梢头豆蔻”对“池里芙蕖”,词性结构与色彩对比均显匠心,与谢云峰诗中“荷浦兴风浅泊呼”的工整性相类。
修辞张力:尾联“楼榭亭台争古雅”以“争”字拟人化建筑群,与宣传语“给你宁静,还你活力”的拟人修辞相映成趣,凸显扬州古今交融的活力。
三、文化哲思的现代表达
诗人通过“雄姿爽飒映湖天”的收束,将瘦西湖的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符号,既延续了焦长春诗中“林泉约”的隐逸情怀,又以“慧火燃”的现代意象呼应了扬州“诗画人文”的当代定位。
此诗在传统七律框架中融入地域特色,其“清飔舞”“慧火燃”等创新表达,为古典题材注入了新意,堪称对瘦西湖“十景诗话”的当代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