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源流诗苑】第1408期优秀近体诗周刊
再创新佳作,传播正能量!
(作者文责自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涉侵权,请通知删除;排序不分先后。)
神州源流诗苑
2025年9月17日
1.七律·秋晨
文/吾醒
秋风带露拂晨阳,蜂酌芬菲万里香。
水镜流萤涎倩影,飞蛾戏蝶舞衣裳。
曾经一吻胭脂泪,尽已轻沾粉黛妆。
若问朝霞何处去,银河两岸是家乡。
2.山寺品秋
张建彪
晨钟迎客来寻法,未见佛陀开道场。
我与西风同面壁,秋山一叶识炎凉。
3.七绝·牵牛花
源流诗纪(广东)
翠叶纤藤绽放花,翩跹绕树漫篱爬。
同吹雅韵如笙乐,醉舞娇姿映绮霞。
4.倒影
陈太阳(江苏)
低头看见白云悠,锦鲤弄粼霞里游。
碧水映天天映水,山光柳黛一塘收。
5.七律 诗意白露
文/濠梁觀鱼
金桂飘香暑气收,商风飒飒动高秋。
蒹葭飞絮霜痕重,云雁徘徊月影流。
静夜犹闻蛩语细,清晨但见露光浮。
时来万物皆诗料,莫负天凉好自由。
6.七律•游明孝陵有感
慕硕林
石人石马两边立,御道直通连拱桥。
墓殿雄奇迷日月,宫门艳丽耀云霄。
金龟待客抬头望,翠柏迎宾挥手摇。
美景名园传远近,千年古迹势难消。
7.秋分
吴锡峰(河南)
气爽秋高岁有痕,参差树影映窗门。
幽兰默默百花放,芳草悠悠五色存。
雨润虚心青竹叶,风摇秀骨紫金盆。
晚霞尽染南飞雁,欲醉他乡酹一樽。
8.七律·秋霞圃
隆光诚(广西南宁)
疁城古朴水云庄,奇石玲珑米汁囊。
池上草堂连曲径,松间邑庙泛灵光。
桃花潭赏三秋景,丛桂轩熏四野芳。
孤鹜落霞呈一色,两朝风物岂寻常?
9.读《雨花香》有感
兰舟夜雨丨李正国
雨花砚上墨痕新,书里箴言示果因。
二十二香薰世味,百千百态绘尘伦。
金箍道者终犹傲,假鬼清官诫最真。
但愿浮生长露泽,善仁根处是莲宸。
注释:《雨花香》清代石成金创作的劝善小说,藏上海图书馆。通过扬善惩恶宣扬因果报应思想。二十二香喻指小说二十二章回。
10.西域行吟
一一新疆旅行记之一
文/朱福生
向往新疆西域行,风驰电挚列车声。
秋光远伴丝绸路,戈壁通关大漠情。
新疆山河脚步间
一一新疆旅行记之二
文/朱福生
九月秋风凉爽天,听着故事走西川。
欢欣进入新疆境,壮丽山河脚步前。
11.七律•台风后
黄梁梦
风后阴天雨未休,洪波滚滚向东流。
鸟摇岸柳残丝乱,蝉噪霜林热浪囚。
断树横陈花寂寞,近山静息叶忧愁。
园中果实芳踪绝,路上村夫眼泪浮。
12.第一次墨书条幅有感之一
李明均(内蒙古
岁月时光短,稍纵送暮年。
安危不曾负,可否厚能延。
肯买千春美,争求万福连。
汗风常作伴,无誉慰心田。
第一次墨书条幅有感之二
李明均(内蒙古)
人生来一次,多憾笔耕迟。
灯影识真客,墨痕权作诗。
惟忧怜独有,不惜润恒持。
逐梦霜风劲,三冬可尽时。
13.白露
原创文/阳春三月
蛛丝粘湿露,网网挂槐樗。
芦絮银头寂,菊英黄蕊舒。
萧萧听落叶,脉脉赏残蕖。
孤雁声惊客,饥鸦影噪庐。
清泉石崖瘦,修竹土篱疏。
蘋蓼晶莹透,菰蒲薄雾徐。
松亭闲拣子,枫院懒翻书。
破寺僧堂静,荒庵经筑墟。
扁舟系枯柳,半醉钓游鱼。
14.七律·傍晚秋声即兴随笔(下平二萧)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浅月无声显寂寥,秋风起落涌心潮。
连天白露珍珠醉,夹道红花艳菊娇。
又复孤蝉鸣树杪,还迎喜鹊唤云宵。
千重稻浪翻新韵,笔写山川尽富饶。
15.万里风烟接素秋
辘轳体
陈太阳 (江苏)
一
万里风烟接素秋,田园一片美姿悠。
莲房湖上清心寄,桂蕊枝头笑面羞。
谠论百年承厚泽,新诗千首庆丰收。
中华圣地春常在,户户家家住画楼。
二
天高云淡雁南投,万里风烟接素秋。
玉露凋伤芳草气,金莲感叹桂花绸。
园中修竹斜枝茂,山上青松瘦影柔。
莫道寒来无韵地,神州处处有诗讴。
三
雨霁云霞美景悠,雁行人字碧空游。
八方林壑添黄叶,万里风烟接素秋。
惜别西溪莲社老,欣看北岭菊花稠。
五颜变换诗成集,四季轮回影自留。
四
遙看五色远山忧,夕照千峰白鹭投。
应节菊花窗外寄,延年萸酒口中留。
九霄鸿雁回晴坞,万里风烟接素秋。
携手登高寻雅趣,同游吟对做诗囚。
五
双节同天降九洲。月圆两岸此时优。
根源夷夏如兄弟,身是炎黄何向仇。
赤子共和归路美,乾坤一统爱河遒。
常听笑语传南国,万里风烟接素秋。
注借杜甫; 万里风烟接素秋
16.七律•广寒女吟怀
陈法营(河南)
舞袖慰心清寂天,悬轮时缺又时圆。
寒宫玉兔孤芳桂,娥女琴箫拨夜弦。
切望家乡思路远,频闻航艇探身前。
神舟多艘捎佳信,仙欲延今恋梦缘。
17.白露感怀
林木
人生壮志几能酬?柳暗花明最惹眸。
白露来时无过雁,平林深处有鸣鸠。
孤蝉哀嗓声声颤,陋室昏灯淡淡忧。
回首沧桑衔百感,老来心境最知秋。
18.七绝/春风记忆(二首.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其一
柔丝漫理绿侵川,蝶翅追香入绣帘。
独坐中宵空对月,春风何日到眉尖。
其二
纸鸢摇影上云巅,笑语逐波漾碧湾。
且看庭花灼欲艳,偏惊新羽滞遥天。
19.望秋
吴锡峰(河南)
明月西风染万秋,江天澄澈雁声悠。
良田稻蟹丰盈景,广厦山川鼎盛楼。
铁甲疑霜巡故土,银鹰破雾护金瓯。
何须忍辱求安世,自有龙腾震五洲。
20.七绝•秋波
诗/风清(辽宁)
一痕秋水浸溪丛,数点芦花雪色同。
莫道柔波无刃色,能裁云影剪西风。
七律•秋赋
诗/风清(辽宁)
一枕寒蛩砌月明,半江渔火碎波声。
雁书写尽云笺冷,枫泪凝成琥珀晴。
白荻垂纶挥倒影,黄花簪鬓瘦平生。
西风莫扫残香去,留与东篱数点清。
21.七绝/暮春见落花忆旧年(二首.新韵)
何筱燕(雨.湖南)
其一
东风吹尽满庭红,簌簌香残覆碧穹。
忽记昔时同赏处,而今唯有燕空鸣。
其二
残英逐水逝春声,旧苑苔深印履轻。
曾共折枝题好句,今朝独对雨霖铃。
22.新疆国际大巴扎巡游
一一新疆旅行记之三
文/朱福生
漫步繁华贸易街,干鲜果品货多些。
琳琅滿目连摊铺,游客专程似有约。
注:大巴扎,汉语意为集市,贸易市场。
穿越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一一新疆旅行记之四
文/朱福生
瀚漠荒原高速通,千余里路远行程。
白云似锦接天际,可可托海直奔行。
23.七律·贺《中华福苑流韵》(第二部)付梓
隆光诚(广西南宁)
欣观福苑拥圭璋,曲赋诗词韵味长。
巨著鸿篇终付梓,雄才大爱遂流芳。
吟风咏月精神见,济世忧时道义扬。
群雅盛心还勠力,骚坛曜熠玉琳琅。
24.秋韵
陈太阳 (江苏)
天高气爽白云悠,暑去凉生好个秋。
放眼溪山皆妙境,置身如在画中游。
25.七绝•诗酒步江湖
黄梁梦
我行我素自开心,漫舞狼毫古韵吟。
对酒当歌兄莫笑,宋唐豪气到如今。
26.和苏颐诗汾上惊秋
叶红
北风吹梦杳 罗幌怯新寒。
素手调笙涩 清辉照影婵。
露白迷雁字 津树隔鱼翰。
欲壑填闺墨 砧痕荑锦纨。
27.秋雨生愁
李明均(内蒙古)
岭冷草枯天又凉,塞原苍色惹神伤。
寒云归梦鹤鸣去,秋雨离愁雁别乡。
空谷惜花垂涕泪,疾风催客断肝肠。
燕居巢内悄声语,翔宇早飞寻暖阳。
忧吟秋雨
李明均(内蒙古)
秋雨寒原何故泪,玉珠幽谷素妆谁。
鹭鸥塞上犹难驻,鸿雁征南不可追。
萦水小桥疑有怨,拂风老柳似含悲。
黑云罩野诉孤寂,冷露苍山唱暮炊。
28.秋雨咏怀
文/金色浪君
绵雨几时休?行人上路愁。
远山烟际乱,近水石间流。
风扫芦花荡,露侵枫叶稠。
田园抽翠绿,默默慰金秋。
29.七律/野望秋兴
何筱燕(雨.湖南)
寒塘波漾碎清商,暗沁秋声入鬓黄。
群岫斜晖沉野色,孤云断雁没穹苍。
吟残岁晚灯涵影,醉彻宵深菊泛香。
独抱冰心镌旧句,满川星月淬诗肠。
30.白露
吴锡峰(河南)
芳草风裁遍地黄,叶飘如蝶落轻霜。
花残红藕惊鱼跃,雨歇碧云鸣鹤翔。
鸿雁南飞随淡月,菊萸独舞送斜阳。
清吟白露丹枫艳,满目虬枝柿子香。
31.七律·恭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敬笔(下平七阳)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万里归途泪返乡,山河泣涕已苍茫。
青春热血成骸骨,壮士豪情化脊梁。
七秩陵园英烈憩,千秋社稷巨弓昂。
松涛有露皆坚劲,告慰忠魂国富强。
32.七律·曲水园
隆光诚(广西南宁)
幽亭曲水绕莲塘,四季熏腾卉木香。
得月轩中酣墨韵,迎晖阁里沐禅光。
九峰一览清遐景,各处浑成古雅妆。
石鼓文书碑刻苑,千秋风物醉飞觞。
33.七律·秋月
文/源流诗纪(广东)
秋宵皓月洒银莹,寂夜辉光映满城。
叶落阶前添别绪,虫吟草里叹离情。
遥思故友天涯隔,每念乡亲梦底萦。
欲托婵娟传尺素,不知何日可归程。
34.夜读刘振云
张建彪
楼外风声灯下闻,莫疑鹤唳乱纷纷。
诗文读到无聊处,半个书生刘振云。
35.秋韵
陈太阳 (江苏)
天高气爽白云悠,暑去凉生好个秋。
放眼溪山皆妙境,置身如在画中游。
36.九月十三日有吟
文/王宝生
秋风黄杨柳,轮我上中班。
玉米枯十里,似乎相不干?
37.七律 何处潇湘
静翳
曾赴湖南问永州,书呈古代二情幽。
离心古客嗟蟾意,逸叟昔人浮木舟。
跋涉绰经交处觅,潇湘无着本怀忧。
忽望柳子庙心彻,宿愿已成苛甚求?
38.七律·桂花
吴景彦(沈阳)
金风送爽桂花香,玉露凝情驻晓霜。
星月飘茵天佑瑞,霞云落绮地灵芳。
阶前疏影迷秋色,庭外轻阴慰夏光。
雪兔嫦娥遨逸远,吴刚酿肆眺瞻觞。
39.七律•小草
黄梁梦
屹立高山望九州,寒宫桂下笑声柔。
身依乱嶂千重石,脚踏平原万里丘。
春雨扶持花入眼,朔风扫荡叶摇头。
芽随季变枯荣命,却拥清香解客愁。
40.答谢网上老师中秋祝福
陈法营(河南)
疏星碧宇远怀思,南寄西宾近海居。
节饼均圆难致礼,婵轮明月步兴诗。
飞鸣鸿雁高空转,露湿衫襟赐意知。
斟酒千杯无对影,情音既望喜晨时。
41.七律·醉白池
隆光诚(广西南宁)
韩琦景慕大诗王,懋建园林醉白堂。
历代贤能重葺治,诸家道艺获弘彰。
乐天轩里琵琶奏,灵璧石前奇妙详。
古迹琳琅盈墨宝,熏脩俗骨笔花香。
42.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
一一新疆旅行记之五
文/朱福生
闻名世界地质园,绿色丛林峡谷间。
潋滟河湾山倒影,峰峦倚在夕阳前。
注:可可托海意为绿色的丛林。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禾木村最美村落
一一新疆旅行记之六
文/朱福生
禾木村郭绿树合,风光旖旎绕清河。
云端部落木屋秀,图瓦欢歌舞步和。
注:禾木村居住的多为蒙古图瓦人。
43.泥瓦吟
林木
青砖叠梦筑华堂,朱瓦凝魂映紫光。
陶土熬残天上月,烧泥熏老鬓边霜。
几番风雨摧高阁,半世尘烟蚀短墙。
碎片阑珊藏故垒,斜阳草树认沧桑。
44.七律·去大漠挖沙葱(下平七阳)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尘襟满眼野丛荒,一片蓝花正吐芳。
喜悦心情浮翠绿,浓稠棵秆挂清香。
西风更赋盘中味,北域平添桌上觞。
远足千寻戈壁路,存留脚印伴沙梁。
45.梦吟故里夕阳古道有感之一
李明均(内蒙古)
秋雨凉窗心绪乱,边村游子梦乡田。
故园涧水缘涯近,驿路云阶绕岭前。
犹记担夫追夜月,谁怜衰鬓走江天。
驼铃溪畔常相遇,古道夕阳珠汗连。
梦吟故里驿路夕阳古道有感之二
李明均(内蒙古)
云阶接宇绕山走,峰寺荒村坡路愁。
衰鬓艰难浆饭饱,担夫寒暑汗珠流。
风霜向日卧孤岭,汉子披星眠野楼。
来去负重追月唱,往回无轻笑郊游。
46.七律•小草
黄梁梦
屹立高山望九州,寒宫桂下笑声柔。
身依乱嶂千重石,脚踏平原万里丘。
春雨扶持花入眼,朔风扫荡叶摇头。
芽随季变枯荣命,却拥清香解客愁。
47.瞻仰黄山游击队旧址感怀
兰舟夜雨|李正国
险峻山峰号角鸣,硝烟散去傲峥嵘。
后人犹见红缨立,翠竹长依壮士生。
深壑犹存忠烈气,丰碑永刻俊雄名。
清泉如诉当年事,万古流芳入锦筝。
注释:黄山游击队旧址在安徽含山县仙踪镇六衖村黄山脚下。
48.过苏家埠老街
丁宪杰
闾巷纵横石径连,明清气象此中镌。
铭传当铺经兴废,烈讼钱庄阅岁年。
铁马曾惊围点策,虹旌犹诵打援篇。
多情最是淠河水,昼夜涛声话宿贤。
[注]烈讼:即吕烈讼,清光绪初年创办苏埠汇康钱庄;“围点打援”是徐向前元帅在苏埠首创的战略战术。
49.龟山湾傍晚
吴锡峰(河南)
海天一色夕霞妆,雪浪纵情馀韵扬。
小岛秋鸿深敛影,白云夜月静流光。
沙滩笑语轻风醉,茅屋留连淡菜香。
艳舞南音歌不尽,幽明灯火漾遐方。
50.七律 秋日登堞感怀
静翳
严惮秋炎依肃恭,连篇散帙敝庐悰。
无多嗜好惟文字,偶发踪蹊又岭峰。
曛日劝人登堞去,凉宵将冷袭身逢。
凭栏晚雨浸潭鬓,已不胜寒悲噪蛩。
五律 沫水望秋
沫水逡巡久,倾眸寥廓宽。
峨山嗟势嵬,大佛矗东安。
见渚蒹葭茂,戏流波浊漫。
旻澄孤雁度,与叟立秋残。
51.路边玫瑰
(孤雁格)
陈太阳(江苏)
身居草棘自从容,香若芝兰顶疾风。
不与园花争秀色,唯留笑靥路边红。
52.秋深吟歌
李明均(内蒙古)
鸿雁南飞秋色早,田禾笑野涌金潮。
旅人无暇客今夜,农父喜丰筵几宵。
胜览渐知霜露动,隐忧略有水云飘。
好歌不计寒风近,仓溢愉心乐曲遥。
塞秋暮光
李明均(内蒙古)
几人秋到少愁怀,萧瑟袭原孤寂栽。
霜露拥山天暮早,水云悬宇岁寒来。
儿童老圃引门客,丰乐村翁围酒台。
喜满樽杯宾主笑,欢歌唱富赞贤才。
53.全功
吴景彦(沈阳)
受恩多寡真酬报,怨憾弥深守朴忠。
事力相争无气宇,心精道岸树全功。
54.瞻仰含和独立团旧址
兰舟夜雨丨李正国
烽火当年迹未销,新墙犹带旧烟寥。
英雄已化青山骨,史册长铭碧血谣。
千载忠魂萦故垒,八方鲜花祭前朝。
动情瞻仰心澎拜,浩气依然贯九韶。
注释:含和独立团旧址位于含山县林头镇王大垴村。
55.七绝·秋日雨后
源流诗纪(广东)
雨后山峦雾散开,残荷瘦影映苍苔。
寒蛩泣露低声咽,惹动离人万缕哀。
56.七律·黄浦江
隆光诚(广西南宁)
曲水潺湲出淀湖,奔流奕代济魔都。
碧翻白滚斑斓景,艇疾船忙丽壮图。
隧道虹桥争玮异,楼林车阵竞瑰殊。
大江两岸相隆赫,端赖新方妙策扶。
《七律·黄浦江》赏析
农学武
这是一首描绘上海黄浦江壮丽景象与城市发展的诗作。
首联:“曲水潺湲出淀湖,奔流奕代济魔都”,开篇点明黄浦江的源头——淀山湖,“曲水潺湲”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缓缓流淌的姿态,给人一种悠然的感觉。“奔流奕代”强调了江水经久不息地流淌,“济魔都”则直接表明黄浦江对于上海这座“魔都”的重要意义,为全诗奠定了描绘黄浦江与城市紧密联系的基调。
颔联:“碧翻白滚斑斓景,艇疾船忙丽壮图”,从动态角度描写黄浦江的江面景色。“碧翻白滚”形象地刻画了江水翻涌,碧绿与洁白相间的色彩变化,展现出黄浦江景色的斑斓多姿。“艇疾船忙”描绘了江面上船只穿梭往来的繁忙景象,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黄浦江的形象。
颈联:“隧道虹桥争玮异,楼林车阵竞瑰殊”,视角从江面拓展到两岸。“隧道虹桥”分别代表了地下与空中的交通设施,“争玮异”突出了这些现代化建筑的奇特与美妙,相互争奇斗艳。“楼林车阵”描绘了城市高楼林立如林,车辆川流不息形成阵列的景象,“竞瑰殊”强调了城市景观的瑰丽与独特,体现出上海的繁华与现代气息。
尾联:“大江两岸相隆赫,端赖新方妙策扶”,由对黄浦江及两岸景色的描写转入对城市发展原因的思考与揭示。“大江两岸相隆赫”总结上文对两岸繁华景象的描述,“端赖新方妙策扶”点明两岸繁荣的根源在于正确的政策扶持,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使诗歌不仅是对景色的单纯描写,更蕴含了对城市发展的深刻思考。
意象运用
黄浦江:作为核心意象,贯穿全诗,它既是自然景观的载体,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将自然与城市紧密相连。
淀湖:黄浦江的源头,象征着其历史渊源与根基,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溯源寻根的厚重感。
艇船:江面上的艇船是动态元素,体现了黄浦江的活力与繁忙,也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一个缩影。
隧道虹桥、楼林车阵:这些现代化的意象,是城市发展的标志,突出了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化风貌与繁华昌盛。
语言特色
用词精准:如“潺湲”、“奕代”、“斑斓”、“丽壮”、“玮异”、“瑰殊”、“隆赫”等词语,准确地描绘出各种景象的特点,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画面。
色彩丰富:通过“碧”“白”等色彩词,以及对斑斓景色的描写,使诗歌富有视觉冲击力,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富有节奏感:七律的格律形式使诗歌在音韵上具有整齐和谐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每句的平仄安排和押韵方式都符合传统七律的要求,有助于情感的表达与传递。
情感表达
整首诗充满了对黄浦江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黄浦江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黄浦江的壮美与城市的繁华,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自豪。
同时,尾联表达了对城市发展背后政策支持的肯定与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使诗歌在情感上既有对当下美好景象的歌颂,又有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一首能够生动展现黄浦江魅力与城市发展风貌的优秀诗作。
【神州源流诗苑】诗词周刊
主编: 源流诗纪 (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主编、国际华协广东分会副会长、原国际诗苑总顾问等)
副主编: 萧锦良(江河一石,兼主管)
副主编 细江野老(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副主编等)
副主编 帘子(原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
副主编 天水(国际诗苑编辑)
副主编 笔架山人 俞春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江西曲社瑞金分社副社长、红井诗社副社长、《红井格律诗词》公众号和美篇微刊副主编和多家网络微刊编审等。)
编委: 源流诗纪、帘子、萧锦良 (江河一石)、细江野老、天水、笔架山人俞春林
编辑制作: 神州源流诗苑(都市头条认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