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为深入贯彻落实“六个每一个”,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2025年9月7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与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走进坐落于铁观音主产区的安溪墩坂中学。在为期一天的沉浸式实操培训后,该校初三3班的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与自身体验,写下了对现代教育变革的真切感悟。今日特选取陈锦钦同学的佳作《以独特之姿,启教育新思的孟国泰先生》,以飨读友。

今天(2025年9月8日),我们书声琅琅的校园迎来了三位专家。其中一位叫孟国泰先生,他观察了我们早晨第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十分钟休息后,原本该上英语课,孟先生却给我们讲了数学的核心素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他还说了我们当前座位排布的来历,之后把“火车头带的课堂”分成了“动车小组课堂”,又为每个小组选了组长、副组长。我觉得他的教学方式,很独特!虽然和别人不一样,但未必是错的——这就是叫自信!
早晨课前,学校发了三本书。我注意到,这几三本书是孟先生和徐翎女士编著的,当时就觉得他特别有学识,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牛”!
到了下午,他又给我们上语文课,讲了语文的核心素养。上课前,他还让我们朗读上午教的诗句:“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都不是好汉!”(陶行知)“父母不要靠,老师不要依,自己人生自安排,自己快乐做自己;志要自己立,书要自己习,自己学习自己抓,自己就是好老师。路要自己走,饭要自己吃,自己事情自己做,自己开辟新天地。”(孟国泰语)
在不等不靠的环境里,我们自主批改练习题,自主讲评数学题,自主学文言文,通过“个体不会对子教,对子不会小组教,小组不会全班教”的流程,我们居然创造了奇迹——数学课上,有24人斩获满分;语文课上,我们自己居然学会了古文《岳阳楼记》!
人都向往美好,就像孟先生说的:“学生可以等于老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
自古以来,学生都是受教育的对象,但现在很多学生为什么会厌学?我想,大概是传统的教育方式太死板了吧!
青力点评
陈锦钦同学以“十分钟课间”为切口,记录孟国泰用“数学三用”重构世界,以陶行知《自立歌》和孟国泰《自主歌》点燃自信的瞬间;从“火车头带变动车组”窥见教学革命,从“学生可以等于老师”嗅出平等芬芳。文字鲜活,疑问“厌学皆因死板”一刀见血,尤其是分组后实战成果,让这场“自信的实验”熠熠生辉。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