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一段广东抗战最猛的五个县视频,重勾恩平抗战岁月
冯创志
又逢“九一八”,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第94周年。今日神州,警钟长鸣,历史的回响叩击人心。
近日,一段短视频在抖音流传,其中提到:“广东抗日最猛的县,不在湛江、梅州,也不在韶关。第一名是惠州博罗——抗战时期,日本人见到博罗人拔腿就跑,可见其勇;其次是潮州潮安、江门台山、汕头南澳,以及江门恩平。”这一说法虽未必出自正史,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唤起人们对那段烽火岁月的地域记忆。
作为非抗战史研究者,笔者虽难以对上述排序做出准确判断,但却深知:在十四年抗战峥嵘岁月中,恩平人始终不屈不挠,其英勇事迹可歌可泣。
1945年7月,入侵华南的日军开始收缩战线,自广州湾(今湛江)向广州方向撤退。中旬,粤中党组织及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获知情报:从雷州半岛北撤的日军主力三千余人,正沿广湛公路经阳江、恩平一带行进。
[图为抗战时空军三虎将之一:黄泮扬]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立即行动,第一团与第五团自恩阳边境山区疾行至广湛公路沿线。代司令员兼参谋长谢立全亲自勘察地形,最终选定在恩平大槐顶一带伏击日军殿后部队。7月17日中午,日军主力陆续通过,直至傍晚,其后卫部队二三百人才进入伏击圈。我军一声令下,机枪、步枪同时开火,打得日军措手不及、人仰马翻。战斗持续约四十分钟,毙敌三四十人,伤敌一批,取得重大胜利。大槐顶伏击战,也成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以来对日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仗。
恩平人的抗战身影,不仅出现在陆地,更翱翔于长空。据《广东省志》等史料记载,抗战时期涌现出多位恩平籍飞行员:岑泽鎏、卢传铭、黄泮扬、潘泽光、梁汉一、陈世雄、吴凯、冯积良,以及在美国从事抗日宣传飞行的张瑞芬……共九位蓝天英杰。他们以青春与热血,在祖国的苍穹书写下一曲曲壮烈的英雄颂歌。
恩平市东成镇六斗田村,在抗战时期曾走出三位飞行员,被誉为“抗日飞行员村”。如今村民依据这段历史,计划在村中兴建抗日爱国航空主题公园,并通过乡亲捐资塑造三位航空英雄的铜像,以永久纪念他们的壮烈往事。
[卢传铭(中)]
就在“九一八”前夕,恩平市2025年下半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在锦江国际广场隆重举行。62名身着新军装、胸怀报国志的青年整齐列队,在家人与市民的见证下,即将踏上军旅征程,以热血青春续写保家卫国的新篇章。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一八”是刻骨铭心的国殇,它带来深重灾难,也更让我们深知和平珍贵。战争不仅摧毁家园,更吞噬无数生命。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绝不可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愿我们以史为鉴,珍爱和平、捍卫和平;愿英雄不被遗忘,精神永续传承。
冯创志,曾任恩平报社社长、总编辑,恩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恩平市贸易局长,恩平市外经贸局长,恩平市发改局长。退休后至今被聘为中央和省驻江门记者协会高级顾问;恩平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恩平市冯如文化研究会创会第一副会长。2015年被中国创新管理研究院聘为客座教授;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专栏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