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无片云 静如止水
——电视剧《海天雄鹰》观后感(散文)
文 / 李春新 (四川)
看《海天雄鹰》时,眼睛总忍不住在海天之间打转——那片蓝太壮阔了,蓝得能把人的心思都吸进去,可真正戳中我的,反倒是藏在这片壮阔里的“静”。
你看那座舱里的飞行员,引擎轰鸣得能震碎空气,仪表盘上的数字跳得人心慌,可镜头给到他们的脸,竟连睫毛都少见颤动。有场戏我记得特清,战机刚升空就遇上强气流,机身像被巨手攥着甩,警报声刺得人耳朵疼,可主驾的飞行员只是扫了眼雷达,指尖在操作杆上轻轻一推,嘴里报出的数据稳得像在念天气预报。旁边的副驾攥着座椅的手都发白了,他倒回头说句“别怕,云缝在三点钟方向”,声音里连点儿波澜都没有。这大概就是“心无片云”吧?不是说心里空落落的,是那些杂七杂八的慌、乱、怕,全被“把飞机开好”这桩事挤走了,眼里心里,就剩眼前那片要穿过去的云,和身下这架要护好的机。
还有地面上的机械师老班长,每次起飞前都要把同一个零件摸三遍。年轻人嫌他絮叨,说仪器都检查过了,他只是笑,指尖在冰凉的金属上蹭了蹭:“机器认数据,更认手感。”有回战机落地,轮胎沾了点海沙,别人没当回事,他蹲在地上用布一点点擦,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海风卷着盐粒吹过来,他的动作愣是没偏过半分。后来才知道,他当年带的徒弟就是因为轮胎卡了小石子出了意外,从那以后,他的“静”里就多了份执念——把所有可能出乱子的地方都捋顺,心里才踏实。这种静,不是天生的稳,是把疼和责任磨进了骨子里,变成了不动声色的坚持。
反观我们自己,倒像是活在“多云天”里。上班怕迟到,开会怕说错话,刷手机看见别人升职加薪,心里立马起一片雾。那天我赶报告赶得焦头烂额,电脑突然蓝屏,当时差点把鼠标摔了——再想想《海天雄鹰》里,飞行员连发动机停转都能沉着眼找解决方案,我这点乱子算什么?原来“静如止水”从不是说环境有多安静,是心里有根定海神针,知道什么是该抓的,什么是该放的。

剧里最常出现的镜头,是战机穿过云层后,突然一片豁然开朗的蓝。阳光洒在机翼上,亮得晃眼,飞行员们会松口气,但眼神还是直勾勾盯着前方。我忽然明白,他们的“心无片云”,是把每一次任务都当成唯一的事;他们的“静如止水”,是在海天之间练出的本事——知道风浪总会来,但只要心稳住了,再狂的浪也能劈开一条路。
关掉电视,窗外的天没那么蓝,可心里倒敞亮了不少。原来真正的静,从不是躲在角落里的清闲,是像那些海天间的雄鹰一样,心里装着目标,眼里没有杂音,哪怕脚下是万丈高空,也能飞得稳、飞得定。

【编后荐评】
这篇观后感避开热血剧情,独取“静”字破题,视角新颖动人。作者以细腻笔触捕捉剧中两幕细节:飞行员在强气流中稳控操作杆的从容,机械师蹲擦轮胎的执着,将“心无片云”具象化。更妙的是引入自身赶报告的焦躁作比,让“内心定力”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品质,而是普通人可感的生活智慧。行文如闲谈般自然,却紧扣“静”的内核,从剧内到剧外,从具象到哲思,层层递进,最终点明“静是风浪中攥紧方向”的真谛,读来既共情又受启发。
作者简介:

李春新,四川大竹人,大学文化,退伍老兵,公安退休。现任四川某公司副总经理,某大院党支部书记。曾在巜达洲晚报》,《天府诗人,中外诗人》《当代文学家》《天府散文》发表多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