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幕赠诗系列(058)
荔鹃:青春梦与白云梦
——赠诗人张荔鹃女士
谢 幕
辛巳(2001)年末,我为诗人张荔鹃的
诗集《青春梦与白云梦》作序
题为《拒绝平庸与抗争命运》
与女诗人相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
作为“北方文友社”会员,相识在
一次笔会,其实,她已是双城
有影响的“承旭文学社”会员
那时,在许多刊物上读到她的名字
那时文学青年 热血沸腾,她是这群人中
出类拔萃的一位,花信年华就崭露头角
荔鹃的“青春梦”与白云梦”163首
上辑《留给自然的梦幻》由23首组成
中辑《写在情感的心语》由101首组成
下辑《存入记忆的卷宗》由39章散文诗
组成,更加丰富了创作的势态
以另一种感觉,用不同的形式完成了
诗的构建,此刻,好并没有千篇一律
而在三斧之后,再来个回马枪
其法让人措手不及,甚有意料之外
之感,这突如其来的亮相,展示了
另一个侧面,另一个层次,另一种
感觉,另一番意境,营造了一种氛围
令人痴迷和陶醉,在诗人的情感波澜中
她不甘心族长目光的桎梏,她要挣脱
她要抗争,她要做她命运的主人
她要自己演绎她命运的篇章,她的诗
个性色彩鲜明,平实而质朴,精巧而冷隽
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让人深思,其诗
精练而不琐碎,不贪恋于一些陈言滥语
或繁词冗语而喋喋不休,这是女诗人的
个性使然,也是诗人,善于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提炼生活,而诗人用那
尖利的思想敏感度和对诗的敏锐理解
使她笔下的诗多有优秀而精品
很有张力,很有跨度,让读者思维
跳动,她的诗,思想深邃,意境深刻
在其诗中,会感到,从感觉到
意象、意境、情绪、质感,再到
语言节奏,具有一种魔幻般的魅力
她以女性特有的意识,演绎了对情
对爱的追求和理解,对事业和命运的
诠释,对灵魂深处的剖析,对人文
社会的思考,构筑了独有的艺术构想
在诗人的感知世界里,那颗炽热的心
依然是高悬于时代帆桅之上的亮星
表现出情不自禁的神秘感,孤独感
那是一种愤世嫉俗,那是一种
无可奈何的寂寞,那是若隐若现
半明半暗的感慨感悟,在渲哗与骚动中
让读者,迷离而痴醉,神圣而神奇
荔鹃的诗,突破了小家碧玉的狭窄
思维,在粗犷、明快的语言
表达与晓畅,单向的意象构筑中
开始转向细腻委婉,曲径妙传的多维
嬗变的路数,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了
语言的修饰与提炼,使其诗的
纯净和素雅,更富于弹性的扩张和
深厚的力度,尤其注重了对其诗
作为母语的精雕细刻,在静与动
虚与实,疏与密,曲与直,形与神
之间驰骋纵横,创造诗的深层
意蕴,给读者留下更加广泛的
想象空间,给人更深刻的理解和回味
荔鹃的诗,是从那样一个又一个
不满意自己的苦闷与傍徨的过程中
走过来,在如饥似渴的博览群书中
不断地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领域
积累和丰富更高层次的艺术修养
达到了——更加空灵的艺术境界
从无数个潜意识中,汲取精华
捕捉和诱发纯生活中那纯诗意的灵感
在诗人如林的当代诗坛上,别开溪径
独树一帜,在荔鹃的自然梦幻中
云舟扬帆,驶进彼岸,胸襟的旋律
谱写一曲青春的生命之歌,是《海恋》
那是《野性的海》,是《梦幻之海》
是《海岸随想》,是《给大海的梦》
是《写给大海的札记》,是《海贝》
是《写给山的诗》,《海螺》
是《雪之梦》,是《冰之梦》,是一条
长长的《暗河》,这是1989年9月19日
这一天有四个九,是酒的日子
七页160行的流淌,是一道年龄的
分界线,用矜持大度,迎接风风雨雨
用最笨的语言写诗,用最纯的情感
对视,用最真的思念想你,那永恒
梦中的故事,还用五十四张纸牌
反反复复地排列命运,用一颗迟熟的
心,默默地接受那份明智,在一个
天荒地老的夜晚,那个剪影,粘贴在
一个亘古的日子,那是一种仪式和象征
那是一种承许与盟誓,那是思维的
程序,一切都是自然,一切
都顺理成章,阳光和阴影可以作证
这是写在情感疆域的心语,那娓娓的
哑默《写给诗友》之吟,透过最恬静的
时刻,那旷古的深情,那骤落的悸动
虚构着心音的情节,倚栏静思,
彼此依存,那是《小夜曲》,从之一
至之十的奏鸣,朦胧躺在月色
波涛翻出的故事,染成一个忧郁的
句号,眸抵远方,谈着悠悠岁月
踏上你的呼唤,思念很切,泪水
纵横交错,影子印证心头,是谁
将断弦的吉他重新弹响,这是百年
之前的预约,或是百年之后的畅想
及百年之中的感悟,风从身边刮过
定格成叹息的惊讶,定格在语言的迷趣
那是《无题》,从之一至之十六,这是
一种清醒者的叙述,是生命绝唱的
浮想与幻象,活着的灵魂与安息的幽灵
让一群心鸽,栖子稿笺,走出两行
诗,如鸿雁,由远而近,如生命缠绕
黄昏,而结局并注定,诗人说一生
能有一次穿越历史,像风一样
在半醒半梦之间,现实是人生的背景
没有人可以躲避,自然而然的生存
状态,来与往只是瞬间,那是她
人生的九次《赠别》,从“迷蒙”
开始,经过候车长椅的对视,挽手的
沉默,依托与倾诉,拥吻与和解
日子被燃烧,命运将做如此定格
泪,写满两行苦涩,这二十封《给他》
是她灵魂深处的隐密,被诗培植
成为笑靥和梦魇,成为心中,永恒的
天涯咫尺,那是情感深处的深吟
那是心中的一团火,那个难忘的背影
就足以铭刻终生,那是一盏特别的灯
那是绵梦中的一次唤醒,那是一幅
水墨山水的风采,那是近距离的面孔
那是《红楼梦》,那是《冬之精灵》
那是《路》,那是活在心中的《希望》
那是心中燃烧的《火炬》,那是心中
珍贵的《女神梦》,那是生命的《过程》
那是《梦中的太阳》,那些纯粹的日子
被锻造时,苦涩的瞬间,随遇而安
被纯粹的《另一种感觉》,感慨感悟
她相信:《这里,升腾着理想的希望》
她把人生过往,都存入那记忆的卷
2024年12月14日·甲辰年十一月十四

▲谢幕: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工程师。原名郭治军,生于鹤城,长于冰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香港诗人联盟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电影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地方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哈尔滨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市文学艺术评论学会副主席,世界诗人传媒执行主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签约作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签约作家、香港文艺杂志社签约作家、香港文学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客座教授。2022年获第九届中国诗歌春晚十佳评论家、2023年获第十届中国诗歌春晚十佳网络诗人、2024年获第九届中国长诗最佳新作奖、2024年获第一届巴洛克诗歌评论奖。曾撰写评论、序500余万字。曾出版长篇小说《希勤往事》等3部,纪实报告文学《哈尔滨速度》等3部,纪实传记文学《最后一个青帮大佬太爷张仁奎》等3部,诗集《感动的日子》等5部,散文集《感觉的盛宴》1部,评论集《白山与黑水》等3部等计17部总计900余万字。主编《醒狮与腾龙》等19部。2024年1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进入三十六天罡星序列。2024年5月加入“世界诗人星球运动(PoP)”战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