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青少年国防教育根基,托举强国强军未来
黄州教育文化博物馆供稿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进程中,国防力量作为国家安全的坚实屏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青少年国防教育,正是筑牢这道屏障的根基工程,关乎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在当下具有极为紧迫且深远的必要性。
从国际局势来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部冲突与动荡频发,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我国面临的外部安全威胁与挑战复杂多样。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非传统安全威胁如网络攻击、恐怖主义等也日益增多。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国防素养直接关系到未来国防建设的水平与国家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若青少年缺乏国防意识,当危机来临时,国家可能在思想防线与人力储备上陷入被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敌对势力常通过网络等隐蔽手段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渗透,试图侵蚀他们的国家观念与民族认同。加强国防教育,能为青少年披上抵御不良思想的“铠甲”,让他们在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坚定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立场。
回顾历史,无数教训深刻警示着我们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近代中国,由于国防力量薄弱、民众国防意识淡薄,列强肆意侵略,山河破碎,百姓惨遭涂炭。从鸦片战争的国门洞开到甲午海战的惨败,从八国联军侵华的屈辱到日本侵华战争的苦难,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这些历史创伤时刻提醒我们,忽视国防教育,国家将失去抵御外敌的能力,人民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重视对民众的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无数热血青年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奔赴战场,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最终赢得了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就是让他们铭记先辈们的牺牲与奋斗,从历史中汲取强国强军的力量,避免重蹈覆辙。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国防教育在这一时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防教育能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让他们深刻理解“有国才有家”的道理,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当青少年了解到军人保家卫国的艰辛与牺牲,感受到革命先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不屈抗争的精神时,爱国之情便会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并转化为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动力。国防教育还能磨炼青少年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与责任感。军事训练中的艰苦磨炼,能让青少年学会吃苦耐劳、坚韧不拔;集体协作完成军事任务,能让他们明白团队力量的强大,懂得团结互助;对国防责任的认知,能使他们增强担当意识,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这些优秀品质,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国防教育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从知识层面来看,国防教育涵盖军事理论、国防政策、国家安全形势、国际战略格局、军事科技发展等多领域知识,能拓宽青少年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从能力培养角度,通过军事技能训练,如基本军事动作、战术运用、应急处理等,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得以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能得到有效锻炼。国防教育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准确分析、快速解决。
为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家庭、学校与社会需形成合力。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通过讲述红色故事、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在孩子心中播下国防教育的种子。学校是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应将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足开好国防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如开展军事模拟演练、邀请退役军人讲述军旅故事等,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应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国防教育主题展览、科普活动;企业可通过开展国防教育讲座、组织员工军训等形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教育的良好氛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工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筑牢国防教育根基,让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实现强国强军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
文/戴 志
2025年9月18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