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艺术界同仁们:
大家上午好!金秋九月,硕果飘香,在这充满收获与喜悦的时节,我们相聚于莱芜这片曾浸润过散文大家吴伯箫笔墨情怀的土地上,相聚于莱芜三味书屋画廊,共同见证“陈玉珩先生艺术作品展”的隆重开幕。首先,我谨代表陈玉珩先生故里——中国玫瑰之都济南平阴的书画爱好者们,向莅临现场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本次展览的主角陈玉珩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陈玉珩先生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书。他出身济南书香世家,祖父曾先后任职教育主官、县长和省会议员。家族血脉里流淌着家国情怀,书香门第,一门忠烈。叔叔陈振麓烈士为抗战捐躯,全家十余人投身革命事业,这份赤诚与担当,早已融入他的精神底色。作为工程师,他曾在国家建设岗位上恪尽职守;2016年后专注艺术创作,又以笔为犁,深耕不辍,不仅创作了数百幅国画、书法佳作,更印行图书30余部、总字数超500万字,这样的产量与坚持,令人钦佩。更难得的是,他在生活中数十次见义勇为,即便身受重伤也未曾退缩,这份侠肝义胆,让他的艺术更添一份动人的温度。
陈玉珩先生是道是儒,且又非道非儒。他是一位仁者、贤良,更是一位有所不为的君子。我最佩服的是,已退休的陈玉珩先生对时间的安排依然非常紧凑,繁忙却也井井有条,写作占用了他的大部分时间,锻炼的强度也条条分明,制定的各种计划必须分秒落实。家居庭院仿佛成了他修行的道场,这很不简单。成功来自于勤奋,他富有情趣,涉猎多个文化领域,且干哪行成哪行,这很不简单;他严于律己,见贤而思齐,这点同他已故的大哥——水彩画师陈杰相似。
同时,陈玉珩先生又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从不标榜自己。出身名门、书香门第,修养是血脉的传承,有些人即便想学陈玉珩先生的言行举止,也学不来或学不像。他的画、他创作编辑并自费出版的那些书,是可以留种子的庄稼,且无农药残留、绿色天然,是能让人梦稳心安的保证。陈玉珩老师是一位高尚的人,一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大写的人。人生有时要效仿“屋漏痕”的韵味,探索老庄之道,把步子放慢、修身养性则更好……夕阳无限美,不激不励,风规自远,可得隽永。
他的叔叔陈振麓生前为青岛市地下党市委书记,为革命牺牲,是山东省著名革命烈士;他的大哥陈杰生前是平阴县文化馆美术创作组组长,也是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平阴分会的组织者和负责人,是知名画家。叔侄三人光耀陈姓府门。
实际上,他们叔侄三人已成为地方上较为罕见的文化现象,他们遗存、整理和创作的史料、书画及文学作品,是难得的红色文旅资源,价值很大。尤其已故的陈杰先生,其美术创作成就卓著,堪称国宝级艺术大家。单论陈杰画作的艺术造诣,十个范曾也抵不上这位已过世近二十年的陈杰,这是我不变的艺术观点。
革命英烈史迹与丹青书画精品交相辉映,俨然构成了乡村振兴的风景线。作为平阴人,我借此机会再次呼吁:地方政府要重视陈家叔侄三人的文化与精神价值,应有专门场所传承烈士革命精神,并保存其家族重要史料和优秀艺术创作成果。
今天,我们有幸在此欣赏到陈玉珩先生100多幅艺术作品与部分著作。这些作品里,有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有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更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他的热爱与坚守;每一本书、每一页字,都记录着他的耕耘与沉淀。他的画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真诚;画里画外传递、洋溢的,是人间正道的浩然正能量!
本次开幕式由垂杨书院副院长、莱芜三味书屋总经理孟兆印先生主持。到场的多位领导、同仁,共同分享了对陈玉珩先生艺术与人生的见解。尤其为乡村振兴、为农民幸福而奋斗的著名学者张期鹏先生、自牧老师,还有和我同来的平阴县作家协会主席展恩华先生,他们几位的讲话,更是我学习聆听的重点。本次展览座谈,必将大大有益于陈玉珩老师今后的创作。
仪式最后,还将由陈玉珩先生亲致答谢词。相信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交流与传承。这次展览,将为凤凰古城莱芜、泉水之都济南及玫瑰之都平阴,增添一抹艺术的温情和文化的炫彩!
最后,预祝“陈玉珩先生艺术作品展”圆满成功!也祝愿各位来宾在本次展览中有所感、有所获,共享艺术之美!
谢谢大家!
注:本稿件由刘琦根据现场讲话录音整理。发言人张晔现为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济南市垂杨书院特聘艺术家、济南市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