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莲花湖
城南有一湖,人称莲花湖。湖面不算宽阔,水亦不深,只静静地卧在喧嚣之外,如一处被遗忘的净土。
初闻其名时,我想象的是莲叶接天、荷花映日的景象。亲临却见不到半朵莲花,惟有疏落残荷斜插水中,随风颤出几分寂寥。
心下不免失望,沿湖缓步而行。时值中秋,湖面泛着薄雾,渺渺如纱。远处有二三老者垂钓,静默如桩,与这湖、这雾融成了一幅水墨。
行至山腰小亭,见一老者凭栏远望。我上前请教莲花之事,他只微微一笑,抬手轻叩心口:“莲花不在湖中,而在心里。”
原来数百年前,这里确实莲开千顷,香传千万里。后来不知何故,莲凋零,再未复苏。
老者摇头:“名可改,心难移。留着“莲花湖”三字,留的是一段记忆,一份念想。你看这水,虽无莲花,不也清可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岸柳垂丝,拂水成纹——哪一样不如莲花美?”
我便循着他的目光望去,但见湖水澄澈,映着天光云影,微风吹过,漾起细细涟漪。远山如黛,倒映水中,果然别有一番意境。
“世人总是执着于名相,”老者又道,“见湖名莲花,便定要眼见莲花才肯罢休。若不见莲花,就觉得失望。却不知放下这份执着,反而能看见更美的风景。”
我默然沉思,忽然有所领悟。辞别老者,独坐湖畔。此时夕阳西下,湖面染作金黄色。我闭目静心,恍惚间竟见千万朵莲花自水中升起,别样摇曳生姿,清香袭人。
自此常来湖边,什么也不做,只是静坐观水。友人问起:“那莲花湖中,到底有没有莲花?”我学老者笑而不语,不料神情笨拙,嘴角勉强上扬,眼中却泄露了心底的茫然。那笑意不像悟透后的云淡风轻,倒像是孩童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局促。
友人先是一怔,继而指着我大笑:“你这笑的,比哭还难看几分!”我顿觉脸颊发热,那强装的高深瞬间碎了一地。
自己也撑不住笑了出来。这一笑,反倒轻松了许多。原来有些境界,强求反而落了下乘。如同执着于湖中无莲,却忘了水自清澈、风自温柔。
自此明白:有些事真悟了,不必笑也不必语;未悟时,拙一些又何妨?心若通透,一举一动皆可从容;心若未至,勉强淡然反而成了另一重执念。
如今友人再问湖中有无莲花,我或笑或叹,或干脆指那湖面:“你看,水纹如画,柳影似诗,有没有莲花,还重要么?”
心中的莲花湖,容得下莲开,也容得下笨拙的笑。
作者简介:
李鹏,男,青海大通人。从教十余载,后转行政府机关直至退休。热爱文字,喜好摄影、观鸟,在光影与文字交织的世界里,酿造丰盈的退休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