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
文/重庆
难忘的岁月,悲壮豪迈如歌如泣的歌曲,松花江上还在历史的硝烟中回响,追逐历史的脚步,那悲惨东北沦陷的日子,大好河山,九一八沦入日寇之手,东北父老流亡关内,蒋介石的不抵抗,把整个东北拱手让给日寇,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东北抗日掀进高潮,抗日队伍风起云涌,抗日义勇军遍布白山黑水,抗日烽火整个东北抗日汪洋大海。
革命青年音乐家张寒晖,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担起救民族危亡的责任,后来党派张寒晖到西安从事革命活动,张寒晖在去西安的火车上,看到东北沦亡逃难东北老百姓,苦难场面,那悲惨的场景印在在张寒晖的脑海,激起他抗日救亡的决心,张寒晖到西安二中任教员,学生有不少是东北的青年,在张寒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一幕幕东北沦陷的惨景,东北父老的哭声,激起他创作的火花,一首传世振奋人心经典歌曲松花江上,在张寒晖笔下诞生了,他反复的吟唱,在西安开唱,一唱天下红,歌声如火焰燃烧在陕北,漫延整个中国大地,她象号角唤醒了整个华人对祖国的热爱,对日寇无比仇恨,也唱醒了整个东北军,东北少帅张学良将军,将军作出历史性决定,永载史册,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日的西安事变,震惊世界,逼蒋抗日,整个东北军,中华民族热血沸腾,打回老家去,松花江上如一面战旗飘扬在抗日的战场上,毛主席夸赞松花江上这首歌曲顶两个师的力量,一句歌声,一滴滴血泪,一经传唱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一炮而红。
今天我们缅怀松花江上的词曲作者张寒晖,后来他调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作谈会,聆听毛主席讲话,张寒晖在在延婆文化山(龙王山)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作品(军民大生产)等作品,张寒晖英年早逝,享年44岁。积劳成疾,伟大音乐家病逝在延安,张寒晖,洗星海,郑律成延安文艺三杰。
松花江上的作者佚名,那時张寒晖从事革命活动不能用真名,只好用艺名,歌声的怀念,永垂中华民族史册,历史的天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铭记历史,珍惜今天!
勿忘九一八,吾辈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