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719》「飘舞的剑」(8702辑)

晨间寄语
这篇《寄语》的副标题可以叫作——“由9.18想起的”。
当我看到小城交警在警笛的长鸣声中,脱帽、低头、原地肃立、所有的车辆停下来、人们驻足、一切动态的、都静了下来,啊!“在那个悲惨的时候…”,国人默哀、山河垂暮……
记得《松花江上》这首歌,我是上四年级时学唱的。音乐老师是个重庆人,长辫子、大眼睛、说话的声音很清脆。她儿子和我读一个班,单名一个梦字,我们同桌,后来他的个子越长越高,被班主任安排到后排去坐了。小学没毕业,他们家搬回重庆去了。
老师给我们讲解歌词大意时,声音哽咽,在给我们通唱中,她哭了,好一阵子,慢慢平静下来,才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唱。学这首歌,从一开始就印象深刻,行话讲,我很容易就被带进去。说真的,要是真用心去意会歌词,那一声连着一声的“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近似声嘶力竭,悲痛万分,不由你不动情、不由你不哭出声来。如果再联想到日本人的惨无人道、731惨绝人寰的人体试验、刺刀上的婴儿、剖膛开腹的孕妇、南京大屠杀等等一个个真实而又灭绝人性的镜头,除了悲切和愤怒,你还会想什么!
警笛声响,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啊!没有警笛声,也绝对不能忘!
从军人的层面,我在想一个问题,1931年时我们号称有近四万万同胞,而日本仅有7000万人口,对比之下,我们超出了四比一,四个打一个,打不赢不说,有个资料,在河北承德某地实行“集家并村”政策时,几个日本兵押解成百上千人从甲地到乙地,居然没有一人敢反抗。若以现时心理,那么多人踩也要把这几个日本兵踩死呀…,一句话,国弱人愚昧。又以我们现在的9.3大阅兵阵势,谁敢?!
大阅兵给人们的启示,威武自然不屈,国强民好过啊!所以艾跃进教授说:“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势必成为和平的发言权,也是外交握手有力的代名词,还是整治国际环境的至理名言。
9.18,是历史悲剧的标注,警醒世人:落后就要挨打。老师哽咽时我们不懂,等到我的唱着唱着也会哭时,这样的仇恨能忘吗?一代又一代,只要会唱能唱把这首歌唱下去,所有中国人的心里,自然有数。不是吗?
新的一天,早安!
2025.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