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阳光正好,我手握着实达中学的入职通知书,怀揣着憧憬与不安,踏入了这片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校园。在此之前,实达中学早已声名远扬,它是家长们心中无可挑剔的“放心之选”,是孩子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殿堂”。而我,即将肩负起两个班的数学教学重任,同时担任1706班的班主任。
初涉班主任岗位,我满心都是慌乱与无措。面对那一张张朝气蓬勃却又充满未知的脸庞,我深感自己如置身茫茫大海,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我害怕自己的能力无法匹配“实达”这块熠熠生辉的金字招牌,更担心会辜负家长们殷切的期待和学生们纯真的信任。
那时的我,天真且幼稚地认为“严管”便是管理班级的灵丹妙药。于是,我刻意在学生面前塑造强势的形象,说话时故意提高音量,试图用那所谓的“威慑力”让学生乖乖听话。我满心以为,只要足够严厉,就能让班级秩序井然。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打得我措手不及。
课堂上,总有几个调皮的学生悄悄传着纸条,仿佛在玩一场刺激的“地下游戏”;自习课时,纪律更是时好时坏,像失控的马车般难以驾驭。甚至有一次,班里的小宇因为迟到被我批评,而我当时语气生硬,毫不留情。整整一节课,他都低着头,沉默不语,眼神里满是抵触与委屈,那小小的身影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着。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内心充满了焦虑与迷茫,我不停地问自己:明明我已经“够严厉”了,为什么班级管理还是如此混乱不堪?
就在我陷入困境、苦苦挣扎之时,边校在班主任会议上的一番话,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瞬间点醒了我。他说:“要想让学生听你的,就必须让他们崇拜你、信任你。”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紧闭的智慧之门。
从那以后,我开始努力放下“老师的架子”,尝试着走进学生的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每天早自习,我不再像以往那样高高在上地站在讲台上监督,而是轻轻走到学生身边,关切地询问他们昨晚睡得好不好,今天有没有带够文具。那一刻,我看到了学生们眼中闪烁的惊喜与温暖。课间休息时,我会主动加入他们的行列,和他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聊喜欢的动画片,听他们眉飞色舞地讲家里的趣事。看着他们那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我仿佛也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当遇到学生考试失利时,我不再是严厉地指责,而是轻轻拍拍他们的肩膀,用温柔且坚定的语气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找找问题在哪,下次一定能进步。”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们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而实达中学独创的“三标课堂”,更是为我的教学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让我豁然开朗。过去,我总习惯于把知识点像填鸭一样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一上午三节课下来,我累得嗓子冒烟,口干舌燥,而学生们却听得昏昏欲睡,眼神空洞。接触“三标课堂”后,我如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宝藏,开始大胆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我不再是照本宣科地直接讲公式,而是精心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帮超市计算打折后的利润”。这个提议一出,孩子们立刻像被点燃的火焰,兴奋不已。他们迅速分组,有的扮演收银员,认真地计算着每一笔交易;有的扮演顾客,仔细地挑选着商品;还有的拿着纸笔,全神贯注地计算着利润。整个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充满了欢声笑语和激烈的讨论声。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对知识点掌握得又快又牢,而且还主动提出了“如何用方程解决生活中其他问题”的想法,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现在的课堂上,再也没有了昏昏欲睡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和一阵阵热烈的讨论声。我也从那个“疲惫的讲解者”华丽转身,变成了“轻松的引导者”,看着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快遨游,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回首在实达中学的这些年,我如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终于深刻地明白: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单向的管控”,而是一场“双向的奔赴”。它就像一场温暖的接力赛,老师用真心换取学生的真心,用爱心陪伴学生成长,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而我,也会带着这份初心,在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地继续前行,以爱为舟,载着更多孩子驶向更远、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张波(三晋名校实达中学大先生)
青力点评
实达大先生张波的这篇文章情感真挚,以入职实达中学后的经历为脉络,生动展现教育成长历程。从初任班主任的迷茫、“严管”失败,到受启发转变方式、借“三标课堂”革新教学,情节起伏自然。语言平实却富有感染力,如课堂场景描写细腻,让读者感同身受。结尾点明教育是双向奔赴,升华主题,凸显以爱育人的理念,是一篇兼具故事性与思想性的教育佳作。
梁美平点评
从“严管”到用真心贴近学生,用“三标课堂”让教学焕生机,深刻诠释教育是双向奔赴,动人又有启发。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