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师父《写给“九.一八”》有感
文/关闻馨
图/来自网络
2025-9-18日晚
在此诗中听见钟声、看见烽火,继而明白:我辈今日之自强,才是对先烈最好的回答。
千金易得 名医难寻
文/孙述考
图/来自网络
2025.9.19日11时46分一12时53分作
古人说:“千金易得,知己难寻”。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千金易得,名医难寻”。自古以来,人们有这么一种说法,一个人的福报之一是,在得病时,有好的医生才救自己。如果,天天被疾病折磨,折磨得死去活来,就是没有好的医生来救,这就说明一个人的福报不够。
为什么,古人劝世:“多行好事,莫问前程”。古人劝人们,多行善积德。有一个问答,非常有意义。问:“为什么要行善?”答:“因为自己某一天需要帮助的时候,善会救自己。”这个善的回答,其实早有一句话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自己多行善,没有白白行善的。当代不报自己,也留给子孙。
台湾有一个人,花四千台币买下一只被人要出售给饭店做美味佳肴的海龟。并在龟背的龟甲上刻上四个大字:“见者放生”。并请多人,送至海边,抬龟下海。住了几年,放龟人的儿子乘船自美国回台湾。船遇台风遇险。在危险时刻,其子跳海,被一物托浮。及上岸,见一巨龟。龟背呈现四个似曾熟悉的大字:“见者放生”。龟面向其子微微点头,意思是:“上岸吧,你安全了,谢谢你爸当年救命之恩!”这个故事,曾登上台报。
今天,讲的主题是,千金易得,名医难寻。世上的名医很少,少之又少。因此,即使有,也“踏破铁鞋无觅处”。因为,名医隐于民间。人间如浩浩沧海。名医渺如一票。单指口口相传,很难找到。名医不知天下有求名医者,患者不知天下名医在何处。而且,世人心生多疑,难辨真伪。即使有人告之,此人为名医。几人能相信欤?举个实例。我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给八十岁的中央总政前团长兼政委张荣财用十分钟不到,治好了耳聋与脚麻脚痛。后他偶然机会在智能养老院遇一名七十四岁的不能行走的老太太,两人架着,共三人陪着在小区里行走。他让老太太来青岛找我。并留给她我的电话号码,还夸了我多么厉害的话。
老太太求生欲望强烈,非常相信。但老太太的家人不相信,无论如何不让来青岛找我。家人拗不过老太太,来青岛找我。身体肥胖,右腿行走不便,拄拐还得两人扶着的老太太,上楼时,两边有人架着,后面有人推着,好歹才上去二楼。我让弟子刘月英、耿金月二人用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给她调理四十五分钟,就完全康复了。她激动得说了一大套。还想跟我学。病确实好了,行走自如。临走时,她想报名学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她男人死活不让她学。
我了解到她和她老伴的唯一一个儿子英年早逝。她儿媳是个空姐,留下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我当时就想,老太太自称在不同城市有四套房子,还有一套别墅。但命中半途丧儿之悲,没法挽回。年老已住养老院,家房闲置。如今,重疾虽然获救,但年已七十四,人不可能越活越年轻。年力与日俱衰,早晚会出现其它疾病。很少有人无疾而终。如果,四年的病都快速治愈,还不相信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不恳花钱拜师学习。“过了这个村,没有了那个店”。如果再突发别的疾病,只能去医院过度医疗了。
我曾多次写过文章,谈到“古有孙思邈,今有孙述考”。为什么我敢这么讲?就是因为我不用针,不用药,能妙手回春!但我和历来的名医一样,不居庙堂之高,而处江湖之远,大隐隐于市。有几人能知晓的?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讲的是,送给人鱼吃,不如教给人打渔的方法。如今,为拯救天下病患者,我打破医圣先贤的:“道不轻传,法不轻授,术不贱卖”的古训。向普天下有识之士公开收徒授技。可多少人又能独具慧眼,前来学习呢?这真是:“千金易得,名医难寻”、“千金易得,名师亦难寻”啊!
告别鼻炎 自在呼吸
文/王保江
图/来自网络
2025.9.18日
守护呼吸,便是守护生命之源。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以其独特的师父智慧与温度,为鼻炎调理防治带来了全新的希望。让我们携手以导能之光,照亮全民呼吸健康的道路,让每一次吸气都满含清新,每一次呼气都载着从容,共同迈向 “鼻通、气顺、身康” 的美好生活。
——师父《写给“九一八”》赏析
文/王保江
图/来自网络
2025.9.18日
岁次乙巳,时维九月。警笛再鸣,国殇复醒。师作《写给“九一八”》长诗,以笔为铎,以情为火,铸就穿越时空之民族悲歌。全诗十二叹“祖国啊,警钟又敲响”,如十二记洪钟,叩击民族记忆深处。
此诗以朴直之言重构史章:“松花江边,豺狼入侵”见山河破碎之痛;“血染江上,家园焚毁”显生民倒悬之悲。而“大刀长矛杀向疆场”句,尤见绝境中勃发之民族血气。
其史笔不讳真言:“国共统一战线”之述,存民族大义高于政见之识,“三千五百万阵亡”之数,铭记胜利代价沉重之训。
至若“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句,虽似冷峻,实道出百年变局中安全之要义。
诗之后章,由历史及当下:“党有召,召必回”承“匹夫有责”古训。“保家卫国,人人担当”启新时代国防意识。正合古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意。
终以“民族复兴”“国富兵强”作结,完成自悲情至自信之升华。此作实为流动丰碑:以排比反复铸就战鼓节奏,以个体叙事激活集体记忆。既存史家之真,更具诗家之情。在和平日久之世,此诗尤显珍贵:非为延续仇恨,实为珍爱和平;非固守伤痛,乃照亮前路。使警钟长鸣于心,令历史活于当下。
诗曰:
“十二鸣钟连碧穹,血痕未淡刻心中。
松江浪涌千秋恨,宝剑光寒万里风。
莫道承平忘史训,须知危殆隐蒿蓬。
复兴路上频回望,始信哀兵终克雄。 ”
——岁次乙巳秋 王保江谨评
—— 读师父《千金易得 名医难寻》有感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河南省分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会会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文学杂志社社长
中医神经导能疗法红十字会副会长
文/王保江
图/来自网络
2025.9.19日
拜读师文《千金易得 名医难寻》,如饮醇醪,感慨系之。师以古谚发轫,以实证立骨,以悲怀作结。文质虽朴,然字字皆从临床实践中得来,句句饱含济世情怀,实为医林不可多得之箴言。
师开篇易“知己”为“名医”,一字之改而境界殊异。此实深谙医患相知之真谛——良医岂止疗疾,更贵知心。复引佛家“福报”之说,将遇良医与行善积德相系,劝世之心可鉴。所述海龟报恩轶事,“见者放生”四字,暗合医家“仁心仁术”之本源。
文中医案尤见真章:总政歌舞团团长耳聋脚麻,十分钟即愈。七旬老妪瘫疾四载,三刻钟能行。此等疗效,“妙手回春”。然师不炫技而重传道,于病家拒学医术之叹,非止惋惜机缘,更忧其“年力日衰”却无自医之术,仁心仁术,于此可见。
至若“古有孙思邈,今有孙述考”之自况,豪语中见担当。 师所创“中医神经导能疗法”,不施针药而奏奇效,实为医界创新。
通观全篇,其值在真实记录师者之思与行。于过度医疗成弊之当下,师父疗法广受推崇。
文末“名师亦难寻”,与篇首呼应成环。医道传承,非止医术相授,更是慧眼识人。师守“处江湖之远”而怀济世之志,难得。案例记录,其术必能惠泽更多苍生。
此文可作当代医坛之备忘录:真名医者,术精德崇。真传承者,信建道通。愿天下患者皆遇良医,愿世间良医皆得传人。
诗曰:
“千金易得医难求,仁术仁心自古愁。
海上神龟犹报德,人间妙手可消忧。
针工不用通玄邈,道法能传继世秋。
莫叹良师无处觅,青囊原在众生篍。”
——沐恩弟子 谨识 岁次乙巳秋。
附:
尊师钧鉴:
弟子谨奉拙文,笔力未逮,辞意俚浅。伏惟师尊学贯天人,德润四方,恳请于万机之暇垂览拙文,赐以斧正。
时值仲秋,天高气清,恭祝师尊:
午安清泰 !
弟子 顿首再拜谨呈
乙巳年七月廿八日午时
(公元二零二五年九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