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存折
文/韩德荣
临近高考了,作为县重点高中毕业班班主任的我,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三年了,几百个日日夜夜,我真是把全部的心血和劳动都用在这个班上了。现在,到了最后冲刺的时候了,满脑子里装的都是学生高考的事。
那天,我正在班上给学生们上辅导课,见同办公室的小张老师在教室门外着急地向我招手,就赶忙走出教室。小张老师急忙把手机递给我说:“你的手机,响了好半天了,可能有急事。”我接过手机一看,是老妈的电话,赶紧接听,电话里老妈带着哭腔喊着:“你怎么才接电话呀!出大事了,咱们被骗了,你赶紧回来一趟吧!”听着老妈着急的声音,我的心里也是急慌慌的,心想:一定是老妈又去买那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让人家给骗了。就一边安慰着老妈,一边答应着:“好!妈你先别着急,我下了课就回去。”
刚一下课,我就急忙往家赶。到了家里刚一开门,老妈就迎到门口,神色慌张地把我拽到沙发上,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存折来,愤愤地说:“你知道吗?这个存折是假的,咱让人家给骗了。”听了老妈这一席话,我迟疑了一下,顺口说:“怎么会呢?你不是月月拿它去领养老金吗。”老妈在手中一拍那存折说:“还说呢,这个月人家都去银行开钱了,可就我这存折里没钱,问人家银行,说要到社会保险去查,正好我们一起扭秧歌的你王姨的侄子在那里工作,她就领我去了。可到了那里,查了个遍,结果,根本就没有我的名字,这存折根本就不是他们发的。”听到这里,我才彻底明白了,心里说:“这下坏了,存折的事露馅了,都怪自己这段时间太忙了,竟忘记往老妈的存折里打钱了。”
那还是三年前的事,那时,父亲突然去世,一贯刚强乐观的老妈,一下子陷入了悲痛之中,老家村子里那座温馨的老屋,也一下子变得空落落的。我就和同在县城里做服装生意的姐姐决定,这回不管老妈怎样坚持,也一定要让她跟我们一起生活了。好说歹说的,老妈终于答应了先到县城跟儿子一起住。可故土难离,她心里还是舍不得那个充满着她几十年喜怒哀乐的老家,就特别吩咐我,老家的那座老屋一定要给她留着,她要时常回去看看的,这才恋恋不舍地告别乡邻,来到县城同我们一起生活。
老妈习惯了乡村的生活,一下子来到县城,开始时是很不适应的。我就和妻子、姐姐轮着班地陪着老妈,过了好长一段时间,老妈才逐渐地有点适应了。可就是不愿出门,整天地蜗在楼里,不是看电视,就是在屋里打转转,人也越发显得憔悴了。怎么办呢?我就让妻子和姐姐早晚拉着老妈出去遛弯,还鼓动她去参加老年健身活动,扭扭秧歌、跳跳健身舞什么的,可不管她们俩怎么拉拢,老妈就是不上道,情绪也始终调动不起来。
一天,姐姐陪老妈遛弯的时候,到广场上看扭秧歌。老妈看着一群穿得花花绿绿的老年人在广场上欢快地扭秧歌的场景,就自言自语地说:“还是城里的人自在,无忧无虑的,竟找着法儿地乐。”姐姐就对老妈说:“妈,你现在也是城里人了,跟他们一样。”这时,就见老妈叹了一口气,窃窃地说:“哪能一样啊,人家都是有工作的人,有国家管着呢!”姐姐坚定说:“有我和弟弟管着你,一点也不差,他们怎么乐,你就怎么乐,他们怎么花钱,你就可以怎么花钱。”老妈摆摆手,转过身边走边说:“可算了吧,你们那钱哪,还是省着点花吧,孩子们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我可不能再给你们增添负担了。”听了老妈的这一席话,姐姐这才弄明白了,原来老妈的心结在这呢!就赶紧找我商量对策。
当姐姐把老妈的话告诉我时,这才恍然大悟。想想真是的啊,我们都光顾着照顾老妈的生活起居了,以为让她吃好、喝好、穿好、住好就是幸福了,却忘了理会老妈的心里感受了。老妈在我们这里总以为自己是一个负担,内心之中既自卑又缺乏自信。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平时给她些零花钱吧,她怎么也舍不得花,总是藏藏掖掖地存着。我们还以为是她节俭惯了呢,现在看来,她是觉得花我们的钱心里不踏实呀!这可不行,得想法让老妈抛掉自卑感,树立起自信,让她在这里有归属感才行。怎么办呢?这时妻子走过来若有所思地说:“要是咱妈也有一份养老金就好了,”一句话提醒了我,我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对了!咱们就给老妈办一份养老保险,让老妈像那些退休的大爷大妈一样,也能月月开钱,那心情肯定就好了。”
主意已定,便着手张罗起来。我先是跑了几家人寿保险公司,可那些险种都不合适,就又到社会保险去咨询,由于老妈早已超过了退休年龄,又是农村户口,也办不了。没办法,就垂头丧气地去找姐姐商议,姐姐一听,更是一脸无奈。怎么办呢?我想着想着,突然眼前一亮,惊喜地对姐姐说:“要不,咱们就给老妈开个存折,然后,像退休人员开养老金似的,咱们月月往里存钱,钱数吗?就跟我们楼下刘老师的老母亲一样,跟老妈就说我们托人给她补办了一份养老保险,怎么样!”姐姐一听,即刻表示赞同。
当我把存折拿到老妈面前时,老妈有些疑惑地问我:“这事儿也可以办吗?”我就一拍胸脯得意地说:“你儿子是谁呀!办这点小事儿,不在话下。”老妈瞥了我一眼,咂着嘴笑了笑,在手上翻过来倒过去地掂量着那个存折,心里还是有点半信半疑。一个多月后,老妈试探着去银行取了两次钱,又与楼下的刘大娘对看了存折和钱数,确实是一般无二,这才彻底相信了。
想想自己也有养老金了,老妈的心里真是有说不出来的高兴,人也逐渐开朗起来,还时常给孙子和外孙女买些糖果和小食品什么的。一段时间后,还让妻子和姐姐去社区秧歌队给她报了名,之后就天天晚上去广场上扭秧歌。老妈的秧歌扭得棒极了,要知道,想当年在老家的时候,老妈可是生产大队秧歌队里打头的呢。心情舒畅了,老妈开朗乐观的性格又回来了,身体也更硬朗了,还结交了一大堆的老姐老妹,老妈的生活终于阳光灿烂了……
看着老妈焦急的样子,没办法,我只好如实地交代了。老妈一听,竟然还有这么一出儿,她又气又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两手紧紧地捏着那存折,眼泪扑扑簌簌地流下来,一会儿就把那存折都打湿了…… 这可不得了,我赶紧把姐姐搬来,帮着劝导。两人费尽唇舌,百般解释,可老妈就是不依不饶,她满脸流着泪,挥舞着颤抖的手,指着我们姐弟两,抽抽噎噎地埋怨着:“你们就拿我当小孩儿耍吧……”
正当这时,妻子开门回来了,一见到这般情景,竟突然大笑了起来…… 她还越笑越不能自控,直笑得大家都莫名其妙了,这才从包里拿出一张粉色的单子来,抹了抹笑出来的眼泪说:“你们看!这是什么?”我接过来一看,是一张社会保险的宣传单。只听妻子说:“现在社会保险搞改革,像咱妈这样的农村老年人,只要补上15年的保费,就能开养老金了。”一听这话,我带着哭腔兴奋地高呼到:“这真是太好了!”赶紧把宣传单拿到老妈面前,大声地念给她听。妻子和姐姐也都围到老妈的身边来哄她,姐姐撒娇地说:“妈!这下好了,咱们明天就去办,给妈按最高的额度补缴,这样,政府的补贴也多,这下咱就有真存折了,这个假的咱不要了。”老妈擦去眼角的泪水,终于破涕为笑了。只见她把手里沾满泪水的存折一举,一脸嗔怪地说:“我就要这个存折!你们还得月月往里给我存钱,看你们以后还敢糊弄我不。”我们大家都异口同声地答道:“行!”屋内便响起一片欢快的笑声……
作者简介:
韩德荣,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铁岭市作家协会理事、昌图县作家协会主席、《芙蓉国文汇》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鸭绿江》《辽河》《沈阳晚报》《铁岭日报》等省、市级报刊上,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文学奖项。
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主题不限,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随到随审。
为期一年,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十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2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喜欢喝茶,需要购茶的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投稿问题请勿扰,按照征稿启事投稿即可。)
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芙蓉文化出版中心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萧逸帆工作室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微信:1075812579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